[实用新型]矩阵LED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960.0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培囵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17/00;H01L23/367;H01L23/42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led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灯,特别涉及一种矩阵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照明灯的散热通常采用实体金属散热器来解决散热问题。LED照明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照明技术,避免了照明高能耗、寿命短等缺陷。尽管LED照明灯在装饰、显示、背光领域早已大规模应用,但因为关键在散热技术上受阻,LED照明灯在城市路灯照明、建筑外装饰射灯等大型通用照明应用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能否使LED照明灯在额定的结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光亮度不会因为过热而下降,有效解决散热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实体金属散热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传导能力受到限制,体积大,重量大,直接影响LED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观、灵活性好、发光效率高、低能耗、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矩阵LED照明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矩阵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灯体采用单元式结构,每个单元可横向或者纵向,也可呈角度排列多组,组成不同照明功率等级照明灯,单元灯体散热采用环形热管散热器和基板同时散热。该装置由LED发光模组、基板、环形热管散热器、防护罩、和端盖组成。环形热管散热器由环形热管、散热翅片和工作介质组成。LED发光模组与基板下方安装面紧密连接,基板由模具挤压成形,基板底部设有LED发光模组安装面,中部设有圆形管道,上部是散热齿片,圆形管道内壁与环形热管的底部热管外壁紧密连接,环形热管的顶部热管与散热翅片紧密连接,环形热管内部注有工作介质,散热翅片外部设有防护罩,端盖设在环形热管散热器两端,与基板和防护罩固定。
所述的基板由模具挤压成形,该基板底部为平面,该平面为LED发光模组安装面,基板中部设有一组或多组圆形管道,上部是散热齿片。根据不同照明功率等级和散热要求,可调整LED发光模组数量和圆形管道数量以及所对应的环形热管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单元式灯体结构具有灵活性,可组成矩阵形式灯体,灯体散热采用先进的环形热管散热器和基板共同散热,环形热管散热器热阻小、热传导系数高,可有效解决由于LED发光模组过热而引起的光衰问题,延长灯体使用寿命。
2)基板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照明功率等级和散热要求,可调整基板下方安装面的LED发光模组数量和基板顶部圆形管道以及所对应的环形热管数量。
3)灯体外形美观,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配光均匀,无眩光,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一种矩阵LED照明灯,该灯体单元包括LED发光模组1、基板2、环形热管散热器3、防护罩4、和端盖5.环形热管散热器3由环形热管6、散热翅片7和工作介质8组成。LED发光模组1与基板2下方安装面紧密连接,基板2由模具挤压成形,基板2底部设有LED发光模组安装面,中部设有圆形管道,上部是散热齿片,圆形管道内壁与环形热管6的底部热管外壁紧密连接,环形热管6的顶部热管与散热翅片7紧密连接,环形热管6内部注有工作介质8,散热翅片7外部设有防护罩4,端盖5设在环形热管散热器3两端,与基板2和防护罩固定4。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LED发光模组1工作时发出的光射到所应用照明效范围内,LED发光模组1工作时产生的热传递给基板2,与此同时,热量经基板2传递给环形热管6,环形热管6内部工作介质8受热蒸发汽化,气体在环形热管6内部压差作用下循环流动,将热量不断传递给散热翅片10,最终散热翅片10和基板2散热齿片通过与空气的对流将热量散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培囵,未经郭培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