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966.8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平;李克海;贾晓鹏;姚礼松;英虹;王卫东;赵振宏;李维成;张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嘉惠广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8 | 分类号: | H04N5/38;H04N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1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播电视 发射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射机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CAN总线技术的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发射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对发射机各部件进行状态采集和功能控制,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分析其是否正常,然后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或开关。早期的发射机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为模拟方式,各个模块分别采集自身的模拟量如温度、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每个参数都通过一根电缆汇集到主控单元,形成复杂的线束,不利于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随着数字电路的应用,发射机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了数字方式。现有技术一般是基于RS232或RS485的数据传输方式,各个模块子系统将采集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并通过RS232或RS485总线传送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数据也通过总线传给各个模块子系统,形成所谓“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种总线式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线路简洁,有利于数字化管理,缺点是数据传输的速度慢,在多模块的发射机中总线的速度形成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发射机总线式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慢的缺点,采用CAN总线取代RS232或RS485总线,既保持总线式控制系统的优点,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功放模块子系统、整机监控子系统、激励器子系统、CAN总线、终端,主控单元通过CAN总线与功放模块子系统、整机监控子系统、激励器子系统相通讯,CAN总线的末端连接终端。
所述的主控单元、功放模块子系统、整机监控子系统、激励器子系统均有自己的CAN控制器和收发器挂接于总线上,各子系统均有自己的处理器和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参数转换为数字量后通过CAN总线上传到主控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数据传输速度快;2)控制的反应迅速;3)抗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机控制系统,由主控单元1、功放模块子系统2、整机监控子系统3、激励器子系统4、CAN总线5、终端6组成。主控单元、功放模块子系统、整机监控子系统、激励器子系统均有自己的CAN总线控制器和收发器,挂接于总线上,总线的末端为终端电路。各个子系统均有自己的处理器和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参数转换为数字量后通过CAN总线上传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控制命令也通过CAN总线下传到各子系统。
主控单元1负责整机与用户的接口,以及与PC机的通讯,或进行远程控制等功能。用户通过主控单元来查看整机的所有参数,并对需要控制的参数进行设定。
功放模块子系统2负责对功率放大器模块的参数进行采集并转换为数字量,然后上传到主控单元。这些参数包括功放电压、功放电流、功放温度、入射功率、反射功率、激励功率等。功率放大器模块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每个功率放大器模块对应一个功放模块子系统。
整机监测子系统3负责对末级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以及整机温度等参数的检测,并转换为数字量,然后上传到主控单元。
激励器子系统4负责对激励器的参数和状态的检测,并转换为数字量,然后上传到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可以通过CAN总线5控制激励器的输出功率、开关、频率等参数。
CAN总线5为110欧姆双绞线,终端6为110欧姆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嘉惠广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嘉惠广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数显微镜基准调试装置
- 下一篇:大型流化床超微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