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气化炉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082.4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年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C10J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气化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气化炉的终端设备,特别是一种秸秆气化炉灶具。
技术背景
秸秆气化炉灶具是将秸秆燃气通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供人们炊事、取暖用的秸秆气化炉终端设备。现有秸秆气化炉灶具的一个共同结构特点是:把经净化装置净化的燃气和来自鼓风机的空气分别经调节阀门调节流量后混合为可燃混合气,然后直接送入灶具的燃烧室燃烧;其基本结构类似于石油液化气灶具。该秸秆气化炉灶具的技术主要缺陷有两点:1.没有裂解焦油的功能;2.燃烧不充分。秸秆气化燃气即使经过净化装置净化仍含有少量焦油和水蒸气;这种燃气输送到现有秸秆气化炉灶具上,会导致燃烧不尽、产生炭黑、炭黑与焦油在灶具上凝结,凝结的混合物经常堵塞灶具;另外,有少量焦油未裂解就直接燃烧,放出一种气味难闻、对人体有害的气体,造成热效率低、能源浪费、有害气体排放量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秸秆气化炉灶具。它能够适应秸秆燃气含有焦油和水蒸气、热值低的特点,使燃气中的焦油和水蒸气在到达燃烧室前通过发生裂解、还原等反应,并全部转化成可燃气,再进入燃烧室燃烧;其次它比现有秸秆气化炉灶具燃烧充分,燃烧温度高、热效率高、燃烧时无味、无有害气体排放,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灶具燃烧室下面设一筒形裂解室,在燃烧室周围设一个环型裂解室、在裂解室外设有预热室;气化炉灶具工作时,秸秆燃气首先从切线方向依次进入预热室底部、绕一周后进入环型裂解室上部、再转一周后进入筒形裂解室底部;然后再进入燃烧室燃烧。在燃烧室中间设有供氧管,供氧管和采氧室相通,在拢火罩周围设有供氧室,供氧管和供氧室从中心、四周、顶部向燃烧室供氧。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秸秆气化炉灶具,包括预热室、裂解燃烧室和供氧室,其特征是:在灶腔由内向外同轴设置的内筒、中筒和外筒构成筒裂解室、环裂解室和预热室,内筒中设有供氧管与带孔分流板,分流板将内筒腔间隔为上方燃烧室和下方裂解室,在环裂解室和预热室顶部设置顶板其上方为供氧室,底板设在筒裂解室、环裂解室和预热室底面且与灶底盘形成采氧室,供氧管下管口穿过底板与采氧室相通,供氧管上管口穿过分流板进入燃烧室,环裂解室通过中筒的上开口与预热室相通,筒裂解室通过内筒下开口与环裂解室相通,在外筒通向预热室进口处连通燃气阀和空气阀。
进一步地,在中筒的开口处以及外筒内壁分别设有档板,第一挡板位于外筒与中筒之间且在环裂解室进气口的一侧,第二挡板位于中筒与内筒之间且在环裂解室进气口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供氧管中部以上穿过分流板进入燃烧室,穿过部分的外围开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若干气孔,供氧管顶盖上的开孔也与燃烧室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供氧室由碟形板、锥形筒、灶筒和顶板组成,顶板兼作供氧室的底板,顶板的直径与灶筒的直径相等,顶板外围开有供氧孔,锥形筒位于拢火罩外侧,锥形筒壁上和碟形板顶部均开有出气孔,即锥形筒壁上开有出气孔14,碟形板顶部有碟板出气孔13。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秸秆气化炉灶具,设计并利用燃烧室的余热加热一个预热室、两个裂解室,且使混合燃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依次从中经过,为混合燃气中的焦油、水蒸气全部转化为可燃气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高温条件;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从中心、四周和上部多点向燃烧室立体供氧的方式有效地改善了供氧质量和燃烧条件;本实用新型灶具构思独特、科学新颖、结构简单的上述设计,实现了本灶具能够使秸秆气化燃气中的焦油裂解、水蒸气与燃气发生还原反应、使之全部变成可燃气、且燃烧充分、燃烧温度高、热效率高、燃烧时无味、无有害气体排放、节能和环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秸秆气化炉灶具样品经过半年多的反复对比试验,在同等条件下,比其它气化炉炉具显示了以下积极效果:
1、具有裂解焦油和热解水蒸气、并把它们转化为可燃气的功能,节省燃料;
2、容易点火,燃烧充分,燃烧时无有害气体排放;
3、燃烧释放热量大、温度高,普通气化炉炉具为1000±50℃,本气化炉炉具为1260±50℃;
4、经长期使用不产生炭黑、没有焦油凝结物堵塞灶具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向结构视图。
图3、图4和图5分别是内筒、中筒和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年,未经李国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STN和Internet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 下一篇:气罩式集成环保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