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珩磨主动测量仪的数控卧式珩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214.3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忱;张清臣;曹兴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伟忱 |
主分类号: | B24B33/06 | 分类号: | B24B33/06;B24B3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主动 测量仪 数控 卧式 珩磨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管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工件内孔直径尺寸从而提高珩磨精度的卧式珩磨机。
背景技术:珩磨加工为传统的内孔精加工技术。所谓珩磨,是指带有珩磨条的珩磨头一边旋转一边做往复运动,并使珩磨条以一定压力压向工件被珩磨表面,从而对工件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进行修正的一种加工方法。
国内目前生产的珩磨机,由于磨头的转速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在可调控的恒定压力下进行自动珩磨。但其实现自动控制方面都是针对磨削的行程、磨削的次数等方面来考虑的,所以对被加工工件内孔直径尺寸无法自动测量,由此导致工件内孔直径尺寸的精度无法控制,因此该相技术尚有改进及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珩磨主动测量仪的数控卧式珩磨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卧式珩磨机不能实现对工件内孔直径精确加工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珩磨主动测量仪的数控卧式珩磨机,它主要包括工件驱动电机,与工件驱动电机通过皮带相连的卡盘,珩磨头磨杆,设置在珩磨头磨杆内的芯杆,在珩磨头磨杆的一端设有芯杆驱动装置,在珩磨头磨杆的另一端设有带砂条的珩磨头,珩磨头磨杆设置在托载小车上,其上设有磨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珩磨头磨杆上靠近珩磨头的地方安装有测量头,在测量头上安装有测量喷嘴,联接环,测量用气源;测量头通过气电转换器、主动测量控制仪与计算输入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气电转换器同时还通过过滤稳压装置与气源相连接;计算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二个信号输入端与工件驱动电机、托载小车上磨杆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端子相连接,计算输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芯杆驱动装置相连接。
测量头可以安装在珩磨头的两边,此时珩磨头的轴部与测量头之间为浮动联接;也可以将珩磨头本身作为测量头,此时需要将测量喷嘴设置在砂条之间,同时在珩磨头的旋转轴上设置高精度导流环。
测量喷嘴的表面须低于砂条的表面。
珩磨头应与气电转换器的规格相匹配,即珩磨头的测量范围也就是气电转换器的线性范围。
气电转换器应设置在珩磨头附近,同时远离振动源。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
1.本珩磨机为机械、前驱式,其目的在于在磨削过程中,不仅效率高,又消除了磨杆及芯杆在磨削中对磨削力(矩)的不利影响,为实现数控自动化提供前题,即磨削力(矩)与砂条进给成线型关系。
2.本技术在磨削过程中,对磨削力(矩)进行全程、动态、定量监控,经建立数学模型后实现最佳磨削。
3.本技术在珩磨过程中,全程、动态、定量、准确监控磨削力(矩),其自动磨削是在最佳磨削状态下进行,屏幕显现直观、清楚,操作便捷。
4.通过对砂条进给调控来满足磨削力(矩)要求,从而实现在最佳状态下自动磨削。
5、通过安装主动测量仪来实现对被加工工件的在线检测,实现对内孔直径尺寸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珩磨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珩磨主动测量仪系统示意图。
图4为带非旋转测量头的珩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旋转测量头的珩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的标注1、工件驱动电机,2、皮带,3、卡盘,4、工件,5、珩磨头,6、砂条,7、珩磨头磨杆,8、芯杆,9、芯杆驱动装置,10、磨杆驱动装置,11、托载小车,12、计算输入控制单元,13、砂条架,14、珩磨头芯,15、测量头,16、测量喷嘴,17、联接环,18、测量用气源,19、高精度导流环,20、气电转换器,21、主动测量控制仪,22、过滤稳压装置,23、气源。
珩磨机的结构原理如图1、2所示,工件驱动电机1通过皮带2带动卡盘3,使工件4旋转,磨杆驱动装置10通过托载小车11使珩磨头磨杆7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珩磨的基本动作要求。砂条6的进给是芯杆8由芯杆驱动装置9的向前推进,并使珩磨头磨杆7与芯杆8作相对运动而使砂条6被顶起,从而完成了整个磨削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伟忱,未经于伟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GBT散热模组以及具有其的IGBT模组
- 下一篇:加气机中央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