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中压抽头固定板的电容分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3773.4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民;张少波;杨东锋;李伟;朱碧波;徐惠;刘中华;姚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06 | 分类号: | G01R15/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抽头 固定 电容 分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中压抽头固定板的电容分压器。
背景技术
35kV~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已越来越普遍的用于高压输变电线路上,是高压线路上不可缺少的电压计量、测量和保护用设备。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能否保持其计量、测量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求电容分压器输出一个稳定中间电压,也就是要减小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电容分压器通常的结构是这样的,电容分压器的内部主要器件是电容器的“心子”,高压电容器“心子”是由若干个电容器元件串联而成,整个电容器“心子”承担的是额定电压,35kV~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需要的电压一般是在16kV左右,根据我们所需要的中间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按分压比的值,在电容分压器“心子”上分出一个中压抽头。
原先电容分压器“心子”结构里,高压电容C1和中压电容C2之间是用可以自由活动的隔板来分段的,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心子”中的串联元件下紧上松,这样导致“心子”的分压比始终处于不稳定的变化当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压抽头固定板的电容分压器。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中压抽头固定板的电容分压器,包括高压端、电容、分段隔板、绝缘螺钉、中间电压抽头、低压端;其中:所述电容、分段隔板和中间电压抽头均安装在密闭容器中;所述密闭容器为圆柱形,密闭容器的两个端口用圆形板封闭、绝缘螺钉将圆形板固定在密闭容器的端口处;所述分段隔板呈圆片形状,所述分段隔板由绝缘螺钉紧固安装在密闭容器的中部;所述分段隔板将密闭容器内的电容分隔为两部分,其中的上侧部分为高压电容,下侧部分为中压电容;所述高压电容位于分段隔板的上侧,所述中压电容位于分段隔板的下侧;所述中间电压抽头位于分段隔板的下侧,所述中间电压抽头的一端与分段隔板相连。
高压电容C1和中压电容C2之间是用可以自由活动的隔板改为一个固定的分段隔板,分段隔板的两侧用绝缘螺钉来固定在拉板上,这样C1与C2所在分段间隔里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此时的分压比就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定值。保证了电容分压器输出一个稳定不变的中间电压,保证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计量、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绝缘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易行、零部件加工性强、装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工作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电容分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中压抽头固定板的电容分压器,包括高压端1、电容2、分段隔板3、绝缘螺钉4、中间电压抽头5、低压端6;其中:
所述电容2、分段隔板3和中间电压抽头5均安装在密闭容器中;所述密闭容器为圆柱形,密闭容器的两个端口用圆形板封闭、绝缘螺钉4将圆形板固定在密闭容器的端口处;
所述分段隔板3呈圆片形状,所述分段隔板3由绝缘螺钉4紧固安装在密闭容器的中部;所述分段隔板3将密闭容器内的电容2分隔为两部分,其中的上侧部分为高压电容,下侧部分为中压电容;所述高压电容位于分段隔板3的上侧,所述中压电容位于分段隔板3的下侧;
所述中间电压抽头5位于分段隔板3的下侧,所述中间电压抽头5的一端与分段隔板3相连。
高压电容C1和中压电容C2之间是用可以自由活动的隔板改为一个固定的分段隔板3,分段隔板3的两侧用绝缘螺钉来固定在密闭容器的拉板上,这样C1与C2所在分段间隔里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分压比就是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定值。
这样可以保证了电容分压器输出一个稳定不变的中间电压,保证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计量、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管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采光好的太阳能集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