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4031.3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伦廷;罗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6 | 分类号: | H01R4/26;H01R4/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简便置换连接装置所需的组件及其连接单元与其外部导体稳固结合且不易松动,而于使用时达到良电气传输特性者。
【背景技术】
每一发电单元,例如:太阳能板模块等(但不以此为限,亦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将能量转化为电力输出并予以连接至一端子固定结构之后,再以一导线串接其它发电单元或传输至一用电负载,该端子固定结构除了必须具有避免连接线因为受到雨水蚀洗而容易造成腐蚀导致接触不良问题的功能外,也必须提供发电单元的间连接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为一种已知技术,由一壳体1、多数连接单元2、多数压抵部3以及多数接头4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壳体1至少包含有一底座11、及一设于底座11上的封盖12,且该底座11的内面上系具有多数相邻设置的卡接部13,各卡接部13的一端系分别具有支撑部14,且各支撑部14上系对接有限位部15,而各限位部15上系设有多数穿孔151。
各连接单元2其一端分别具有设于各卡接部13上的穿套部21,各穿套部21至少于一端面及顶面上分别设有开口22与嵌接孔23,各嵌接孔23内缘的顶角系分别设有凸块231,并于各连接单元2的另端具有设于支撑部14与限位部15间的弯折段24,各弯折段24上系具有分别与各穿孔151对应的挟持部25。
各压抵部3系分别具有一穿过嵌接孔23并抵靠于穿套部21内面的弧形压板31,且该弧形压板31二端缘中央处系横向延伸有抵靠于嵌接孔23外侧面上的横板32,使各弧形压板31与横板32之间系分别形成有一缺口33,而各缺口33系分别与嵌接孔23内缘的凸块231嵌接,使各弧形压板31的二端外侧分别与凸块231的内面抵靠。
各接头4系分别设于壳体1一侧且与连接单元2的一端挟持部25连接。如是,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改良式太阳能板连接装置。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使用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及图3),可使各接头4的端子41分别与其中两个连接单元2一端面的挟持部25插接,且可于各连接单元2一顶面的挟持部25中插设有所需的二极管5,之后再将太阳能板(图未示)上的外部导体6直接由穿套部21一端面的开口22进行插接,使该外部导体6挟持于压抵部3的弧形压板31与穿套部21内面之间,而由于该压抵部3的弧形压板31为利用其二端的外侧分别与凸块231的内面抵靠,因此,可使弧形压板31受力时产生相关的弹力,待受力后即产生向下的压迫力,所以当外部导体6穿设于弧形压板31与穿套部21内面之后,该弧形压板31则会利用其向下的压力压迫于外部导体6上而使所需的外部导体6与连接单元2结合,而于使用时可将外部导体6加以挟持,藉以达到电气传输。
然而,前揭示的已知技术不仅结构复杂,且在连接单元2的挟持部25中插设或置换二极管5时,必须借助工具推移连接单元2或限位部15,常造成使用、安装不便;因此,有必要针对该已知技术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端子固定结构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连接模块所设的端子固定结构来挟持组件的端子,可简便置换连接装置所需的组件,且可使所需的外部导体与连接模块稳固结合,藉以传输电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端子固定结构,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框体,前述框体设有至少一固合部;该框体的一侧延伸弯折有一扣合部,前述扣合部设有至少一接合孔,且该扣合部具有一终端与所述框体保持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包括一主体,其中扣合部为定位于一主体而构成一连接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主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刚性壁界定有收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刚性壁局部撕裂朝内延伸有一基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扣合部定位于所述基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固合部卡合与前述基部相连的刚性壁所设的一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刚性壁开设有一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包括一弹片结构,其中止挡部匹配一弹片结构所设的一抵制部,而定位该弹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弹片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前述本体为一弯折的弹性片体,该本体两端具有一间距而形成其可往复移动的缓冲区,其中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有一第一横板,而上述本体的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二横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第二横板为该本体弯折延伸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霍尔控制器东风线束
- 下一篇:多接线盒太阳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