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206.0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敖堂利;程松华;刘杰;陈泽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李庆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有效控制整体温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利用电场作用控制光线在液晶层内的透过率来显示期望的画面,而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提供光线至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两个产生电场的电极基板及夹于该两个电极基板间的液晶层。
鉴于液晶分子自身受温度影响而引起物理及化学特性变化,所以液晶显示面板在介于15度至40度之间工作时,其对比度最佳,而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时,均会对所显示画面的对比度产生影响。比如: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提供高显示亮度的同时,灯管会产生较多热量,明显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或者因为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大而导致对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品质及产品本身可靠度下降。因此,业界提出各种办法以解决温度影响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品质及可靠度的问题。
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相互叠合设置的一背光模组10及一液晶显示面板15。
该液晶显示面板15是一通过电场驱动控制液晶分子旋转角度以改变光线通过率的显示终端。
该背光模组10用以提供光线至该液晶显示面板15。该背光模组10包括多个矩阵设置的点光源101、一温度感应器103及一逆变电路105。该多个点光源101呈矩阵排布。当其工作时,各点光源101共同发光形成一平面背光源。该多个点光源101形成的平面背光源设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15的一侧。该温度感应器103临近该点光源101设置,用以感应该背光模组10的温度。该逆变电105驱动该点光源101发光。
当接收外部直流电压信号后,该逆变电路105将该直流电压信号转换成设定的电压值并提供至该点光源101,以驱动该点光源101发光。自该点光源101发出的光线形成一光强均匀的平面光束后传输至该液晶显示面板15以显示画面。其中该背光模组10的显示亮度通过调整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来改变。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的温度控制过程中,该点光源101发光的同时产生热量,该温度感应器103感应该点光源101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反馈至该逆变电路105,该逆变电路105根据该温度信号自动调整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以改变其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的整体温度。
因为该点光源101发光同时产生的热量随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呈线性变化,所以驱动电流增大,其发光亮度增加,对应产生的热量也增加,继而使得整体温度升高。该温度感应器103根据该升高的温度信号反馈信号至该逆变电路105,该逆变电路105发出控制信号降低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以减少其发热量。但是因为该温度感应器103临近该点光源101设置,改变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并不能精确控制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的整体温度,也就是说,即便降低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根据热传导规律,并不能及时控制热能传导,所以部分热量仍然会继续传导至液晶显示面板15,由此易导致液晶显示面板15的温度可控性滞后,降低其显示品质及可靠度。
其次,该点光源101的发光亮度与驱动电流同样呈线性对应,故降低其驱动电流的同时将低该点光源101的发光亮度,由此会导致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画面灰暗,降低显示品质。
最后,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该温度感应器103并不能准确反馈感应信号至该逆变电路105,由此导致误操作控制灯管101的驱动电流,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会对应减小,而驱动电流的减小并不能改变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的整体温度。
综上所述,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中,根据该温度感应器103所感应的温度信号降低该点光源101的驱动电流,虽然能够减少该点光源101的发热量,具备降低液晶显示装置1的温度,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鉴于此,以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整体温度不能精确控制及显示品质低、可靠度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整体温度、显示品质高及可靠度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