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504.X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宋义;苏遵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7;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面板 超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薄液晶显示装置已成为时尚,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它是用新一代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节能、环保、有利人体健康的绿色光源。但由于显示装置的超薄,使LED周边的空间狭小,导致了LED散热困难。
如图1所示,现有公知的单层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由面板91、后盖92、液晶面板93、LED背光源组件94和电路盒95组成,LED背光源组件94包括LED光源944、光学膜片941、导光板942和光反射膜片943,电路盒95设于后盖92的整个表面上,LED光源944设于导光板942的两侧,因为需要解决LED光源944的散热问题,所以面板91和后盖92必需都用金属材料制造,作为面板91还必需具有美观装饰性,所以必需采用大型的金属模具制造,而且对模具的造型、光洁度均有很高的要求,故模具费用和面板91的制造费用都很高;而且金属面板91外表经常要涂装饰漆,装饰漆对金属的附着力较差,在制造、包装、运输过程中,容易脱漆,会出现大量的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将面板分成金属材质的散热面板和塑胶材质的装饰面板两部分,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使散热面板的模具费用和制造费用大幅降低,而装饰面板易于制造且喷涂后不易脱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后盖、液晶面板和LED背光源组件,所述面板由散热面板和装饰面板组成,所述液晶面板、LED背光源组件设于所述散热面板和后盖配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装饰面板罩设于所述散热面板上,所述散热面板和后盖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装饰面板由塑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盒,所述电路盒设于所述散热面板和后盖配合形成的空间之外。
更具体地,所述电路盒设于所述后盖下端。
或者,所述电路盒设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部。
具体地,所述LED背光源组件包括LED光源、光学膜片、导光板和光反射膜片。
具体地,所述LED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或三侧。
具体地,所述散热面板由多片散热片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面板分成散热面板和装饰面板两部分,塑胶材质的装饰面板将金属材质的散热面板罩设于该装饰面板内,散热面板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没有光洁度和美观的要求,因此对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很低,而且可以分块拼接,所以模具可以很小,降低了散热面板的模具制造成本;而装饰面板采用塑胶材质,因只作外表装饰用,故没有强度要求,模具制造成本低,注塑成型方便,且在装饰面板上喷漆后,油漆附着力强,在制造、包装、运输过程中,装饰面板表面不容易出现脱漆现象,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单层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面板超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1、后盖12、液晶面板13、LED背光源组件14和电路盒15,所述面板11由散热面板111和装饰面板112组成,所述液晶面板13、LED背光源组件14和设于所述散热面板111和后盖12配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装饰面板112罩设于所述散热面板111上,所述散热面板111和后盖1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散热面板111和后盖12紧密结合共同组成LED 15的散热片,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来支撑和固定液晶面板13、LED背光源组件14和电路盒15,而所述装饰面板112由塑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业CT实验台的加载套筒
- 下一篇: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