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型方波三相永磁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761.3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漆亚梅;李铁才;汤平华;杨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16;H02K1/27;H02K3/487;H02K29/08;H02K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易钊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方波 三相 永磁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直径永磁电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直径型方波三相永磁直流电机。这种电机可用作力矩电动机、还可用作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电动机根据驱动电流及反电势波形可分为正弦波和方波两大类。一般将正弦波永磁电动机称为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或称为正弦波交流伺服电动机。另一类方波永磁电动机则称为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
永磁电机是可逆的既可用作电动机也可用作发电机。方波永磁发电机的出力比正弦波永磁发电机大π/2,即1.57倍。
80年代期间,方波永磁电动机获得了普遍应用,方波永磁电动机的外特性和有刷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控制比较简单,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存在较大的原理性换向力矩波动,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补偿措施,但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由于正弦波永磁电动机的力矩波动则远小于方波永磁电动机,90年代期间,在精密伺服驱动应用场合,方波永磁电动机逐渐被正弦波永磁电动机所替代,目前已经成为现今工业应用的主流。然而,正弦波永磁电动机会导致控制系统复杂性大幅增高和成本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电动机的力能指标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传统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被公认已经成熟,由于前述缺陷,导致其被限定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应用,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很少。
理想电动机应具有体积小、力矩大且力矩波动小、效率高且成本低等特点。但是现实世界中,往往只能兼顾并不能全面满足这种理念。通常设计高性能伺服电动机时,优先顺序为运动控制性能、功率、尺寸、效率和价格。伺服电动机必须克服齿槽效应,具有小的定位力矩、力矩波动或者速度波动,能在低速、大力矩下连续平稳驱动。
产生的力矩波动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齿槽效应产生的定位力矩,气隙磁场的非正弦分布和三相电流非正弦。齿槽效应直接产生与齿、槽数相关的定位力矩波动;气隙磁场的非正弦分布产生反电势(MMF)谐波与电流谐波产生谐波力矩;因此,伺服电动机的力矩波动是由:各次定位力矩和谐波力矩构成的。其主要谐波次数与齿数、槽数、极数及其互乘数、倍乘数、差拍数有关。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极电机又叫集中绕组电机,它具有绕组端部小、铜耗小、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近十年内发展很快。通常定义每极每相槽数q=S/(2Pm)的值小于或等于1/2的电机为大极电动机或集中绕组电机,其中S是槽数,m是相数,P是极对数。如图1所示是一个8极9槽大极三相永磁无刷电动机。其中有4个N极、4个S极间隔排列,共8个极;对应设有9个槽,每个槽中装有相邻两个绕组的各一半。例如最上部的N极正对一个齿,其左侧是A+绕组、右侧是A-绕组。其中,槽距电角度为:
反相接线后为20°,分布系数为:
节距系数为:
绕组系数:
Kw1=Kd1Kp1=0.946
主要定位力矩次数:
KC=极×槽/C=8×9/1=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起动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力网络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