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节能插座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5371.8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栋林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节能 插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在主机上,用于主机关机后自动关断主机、配套设备(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和共用设备(如上网猫,路由器等)电源的自动节能电路。
背景技术
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关电源插座的习惯,主机一关就不管了,此时其它配套设备还在工作(比如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等)或者有将设备上的开关关闭,而主机和配套设备只要没有将电源插座关闭就会有较大的待机功耗,造成电力浪费;当有多台主机使用时,有一些是共用设备(如上网猫,路由器等)只要有主机在使用就不能关闭,而多台主机各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在使用,关机后还要去关共用设备会很麻烦且也很少有用户再去关共用设备的电源,使共用设备在没人使用时还在工作,造成电力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节能插座电路,以在主机关机时自动切断主机、配套设备和共用设备的电源,节省电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主插座电路部分
一种自动节能插座电路,其主插座部分包括: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延时模块、驱动电路、电流检测模块、双联开关、手动启动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其中:
220V交流电源L和N端接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手动启动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接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接入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1端接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2端,所述主机配套设备的L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2端接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1端,所述220V输入L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3端接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4端,所述主机配套设备N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4端接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3端,所述220V输入N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6端接入所述主机的N端;
所述控制模块接入所述延时模块1,所述延时模块1接入驱动电路1,所述驱动电路1接入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和所述主机L端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接入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接入所述延时模块2,所述单片机模块接入所述编码输入电路,所述单片机模块接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2接入所述驱动电路2,所述驱动电路2接入所述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1、2端接在220V输入L端和共用设备的L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3、4端接220V输入N端和共用设备的N端之间。
其中,所述手动启动模块还连接有手动启动开关K1。
其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还连接有天线;
其中,所述单片机模块还连接有学习健K3。
二.副插座部分
一种自动节能插座电路,其副插座部分包括: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延时模块、驱动电路、电流检测模块、双联开关、手动启动模块、编码模块、无线发射模块、继电器和编码输出,其中:
220V交流电源L和N端接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手动启动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所述开关模块接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接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接入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1端接入所述继电器的第2端,所述主机配套设备的L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2端接入所述继电器的第1端,所述220V输入L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3端接入所述继电器的第4端,所述主机配套设备N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4端接入所述继电器的第3端,所述220V输入N端,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6端接入所述主机的N端;
所述控制模块接入所述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接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接入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所述双联开关K2的第5端和所述主机L端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接入所述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接入所述编码输出电路,所述编码模块接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
其中,所述手动启动模块还连接有手动启动开关K1。
其中,所述发射模块还连接有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栋林,未经李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5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蛇形管道微波萃取仪
- 下一篇:中压电力线宽带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