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5461.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丘奕凤;朱少军;叶铭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拉融锥型光 分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光分路器是广泛应用于通信干线、局域网、城域网、专用网及光纤到户等系统中所必需的重要器件。光分路器的制造主要利用平面光波导和熔融拉锥两种技术来实现。其中后者因为拉锥器件成本低廉而成为实际生产应用中主要的方式。
目前,一次融熔拉锥型1×8以上的光分路器均是选用1×2、1×3、1×4光分路器逐级串接并封装成光分路器模块,但串接式1×N光分路器中各模块之间的光纤需要熔接,模块中熔接点在恶劣的环境中有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光分路器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结构上串接式1×N光分路器还需保证其盘在模块内的光纤其弯曲半径不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因此该串接式1×N光分路器的体积会较大,如1×8光分路器的封装尺寸通常为100×80×10mm,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集成布网的空间,不利于集成布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融锥型1×8以上的光分路器的器件性能稳定性差和体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一体化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其包括: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以及用于封装所述第一子单元及第二子单元的封装管,所述第一子单元及第二子单元包括一光纤输入端和至少两光纤输出端,所述第一子单元的至少两光纤输出端对应与所述第二子单元的光纤输入端通过熔融拉锥连接成双锥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中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第一子单元为一1×2光分路器,其包括光纤、石英基板及石英圆管,所述光纤置于石英基板上并用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所述石英基板套设于石英圆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第二子单元为两1×4光分路器,其包括光纤、石英基板及石英圆管,所述光纤置于石英基板上并由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所述石英基板套设于石英圆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1×4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光纤分别与所述1×2光分路器的输出端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形成双锥体,所述双锥体封装于所述1×2光分路器的石英基板并用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第一子单元为一1×4光分路器,其包括光纤、石英基板及石英圆管,所述光纤置于石英基板上并用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所述石英基板套设于石英圆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第二子单元为四1×4光分路器,其包括光纤、石英基板及石英圆管,所述光纤置于石英基板上并由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所述石英基板套设于石英圆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第二子单元的1×4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光纤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单元的1×4光分路器的输出端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形成双锥体,所述双锥体封装于所述第一子单元的1×4光分路器的石英基板并用环氧树脂胶固定所述石英基板的两端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中,所述封装管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大大缩小了整个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的尺寸,有利于集成布网,而且提高了其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及图3中第二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串拉融锥型光分路器为1×8光分路器,其包括一第一子单元10、两第二子单元20、30以及不锈钢管40。其中第二子单元20、30并联后与第一子单元10串联,并由不锈钢管40封装而成。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管40外内径Φ为5/4.5mm,长度L为88mm。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第一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5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度数的眼镜
- 下一篇:异常电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