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屏便携式电脑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5623.7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彪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屏 便携式 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有两个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
技术背景
现笔记本电脑,板式形状的主机平卧,从散热方向考虑,是最不合理的结构,简单可靠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未得到利用,必须采用风扇强迫对流,再加上肋片和热管,才能解决CPU或GPU芯片的散热问题,这不仅成本高,重量也增加,更重要的是占空间大,特别是厚度问题,笔记本电脑厚度减小的障碍就是CPU或GPU芯片散热问题所致。
现笔记本电脑,一般都是单屏,显示器面积受限制,显示器通过合页式(也称铰链式)连接机构直接与主机连接,因而导致当显示器和主机完全打开,即平开时,显示屏和主机上侧面不能在一平面上,或连接机构导致中间凸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笔记本电脑结构的重大改进,实现有效利用外壳表面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可省去散热风扇以及肋片,有效地减小电脑的厚度;采用双屏,增加视屏面积;改进连接装置,解决平开时中间凸起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外形结构和现笔记本电脑类似,电脑可分成两个板式部件,采用合页式(也称铰链式)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分别称这两部件为:A部件和B部件,每个部件上都设置有平板式显示屏,A部件上的显示屏称为A屏,B部件上的显示屏称为B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主板设置在A部件内,在A屏背后,B部件内设置有电池;B屏为带触摸屏的显示屏;A部件和B部件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中间连接件,采用了合页式连接机构连接;A部件或B部件与中间连接件之间,采用了阻尼机构、或锁紧或锁死机构;主板上的CPU或GPU芯片直接或通过传热件贴在A部件的外壳壁上。
采用双显示屏,分别在两个部件上,可成倍地增加显示面积,可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A部件和B部件之间的连接,通过中间连接件,采用合页式连接机构,是为了使得两部件平开时,A屏和B屏表面可在同一平面上,并且连接处没有合页连接机构所致的凸起,因而就美观和方便来说更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脑中没有设置像笔记本电脑那样的键盘,因而B屏采用带触摸屏的显示屏,用户可通过B屏,采用触摸方式操用电脑。当然,A屏也可采用带触摸屏的显示屏,也就更加便于用户操作。
连接机构采用了锁紧或锁死机构,或像现笔记本电脑中所应用的阻尼机构,是为了用户操用电脑时,B部件平卧,A部件斜立时(像操用现笔记本电脑样),至少能克服重力影响,使得A部件斜立稳定,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电脑的A部件内设置有主板和硬盘,重量上相对比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要重。
竖立的壁面,其表面的自然对流传热效果最佳,再由于竖立时壁面前方无遮挡物,壁面的辐射传热效果也最佳,一个长30cm高26cm(相当于14英寸屏)的垂直壁面,传热温差为25摄氏度时,其散热量可达20W。本实用新型中,主板设置在A部件内,主板上的CPU或GPU芯片贴在A部件的外壳壁上,外壳壁采用金属材料(如铝)或铺设有热管的非金属材料,CPU或GPU芯片产生的热量传到外壳,再由外壳传散出去,电脑工作时B部件平卧,A部件立起,这样有效地利用竖立的壁面散热效果最佳的原理。对于移动CPU或GPU芯片,功耗达20W,其性能是相当的高,对于20W以下芯片,可以省掉风扇以及相配的散热肋片,也就是说,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实现无散热风扇和肋片设计。这不仅降低了成本,电脑最小厚度的限制不再是散热器所致,因而厚度可进一步大幅度地减小。
为了减小A部件的重量,使A部件斜立时更容易保持稳定,以及整个电脑的重心稳定,电池设置在B部件上。A部件中如果要配设电池,也只设置小的副电池,硬盘也尽可能设置在B部件内,可以考虑将硬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小的)在A部件内,另一部分在B部件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脑的特征结构剖面示意图,A部件被打开成斜立姿态,虚线表示A部件与B部件为闭合姿态。
图2为图1所示便携电脑的特征示意图,为A部件被完全打开,平开姿态时的视图。
图3为一种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脑的特征结构剖面示意图,B屏上配有可便捷拆装的按键盘。
图4和图5为一种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脑的立体示意图,设置有手提柄,并且是镶嵌在A部件和B部件上。
图中,1、A部件,2、外壳壁,3、CPU或GPU芯片,4、主板,5、A屏,6、中间连接件,7、B屏,8、B部件,9、电池,10、光驱,11、进气口,12、排气口,13、按键盘,14、开关键,15、手提柄,16、外设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彪,未经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5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环苯胺衍生物
- 下一篇:作为GABA A调节剂的三环杂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