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6054.8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1S5/02;G04G15/00;G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闹钟 功能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终端大多具有定时闹钟的功能,提醒用户设定时间的到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某些场合,定时闹钟却不能起到提醒作用,例如在移动终端用户乘坐公共汽车、长途公交车或火车等时,经常需要较长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但到达目的地的具体时间却因交通状况而难以估计,所以无法使用定时闹钟来准确提醒用户目的地到达,这样,导致人们在旅行时不能安心休息,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或乘坐过站,浪费时间。
综上可知,现有移动终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其具有定位提醒功能,功能更加丰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芯片、用于计算当前位置与目的地距离的距离计算模块以及用于提醒目的地接近的闹钟模块,所述距离计算模块和闹钟模块与所述主芯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输入目的地经纬度与提醒距离的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主芯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距离计算模块包括用于获取当前位置经纬度的定位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距离计算模块还包括用于测量移动终端运动速度的测速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距离计算模块包括用于计算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和/或时间的运算处理模块,所述运算处理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以及测速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闹钟模块包括振动模块和/或音频输出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为手机、GPS或小灵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用于计算当前位置与目的地距离的距离计算模块以及用于提醒目的地接近的闹钟模块,所述距离计算模块和闹钟模块与主芯片连接,用户设置闹钟时,输入目的地的经纬度及提醒距离D1,距离计算模块对当前位置和目的地之间进行测距,并不断更新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距离D2小于或等于D1时,则主芯片发送信号至闹钟模块对用户进行提醒。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醒功能,功能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定位闹钟功能的移动终端100,包括主芯片10、距离计算模块20以及闹钟模块30。移动终端100为手机、GPS或小灵通。
主芯片10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运行,距离计算模块20用于计算当前位置与目的地距离,闹钟模块30用于向用户提醒目的地接近,距离计算模块20和闹钟模块30与主芯片10连接。
优选的是,移动终端100包括还包括用于输入目的地经纬度、提醒距离D1的输入模块40,输入模块40与主芯片10连接。
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进行设置定位闹钟时,需输入目的地的经纬度,距离计算模块20对当前位置和目的地之间进行测距,并不断更新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当前位置与目的地的距离等于或小于设定的提醒距离时,距离计算模块20向主芯片10发送目的地接近的信号,主芯片10发送信号至闹钟模块30对用户进行提醒。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醒功能,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
优选的是,距离计算模块20包括定位模块21、测速模块22以及运算处理模块23,定位模块21和测速模块22分别与运算处理模块23连接。定位模块21用于定位当前位置的经纬度;测速模块22用于测量移动终端100的运动速度;运算处理模块23用于计算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刃火针
- 下一篇:一种电子仪骨架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