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影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6236.5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沈亿明;郑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影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影音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载影音装置,包括主机体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及底座。传统的车载影音装置一般都未设防盗装置,虽然可通过取下面板主体来防止车载影音装置被操作使用,但还是能通过其他方式对车载影音装置进行操作,不能完全避免被盗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加强防盗功能的车载影音装置。
一种车载影音装置,包括主机体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及底座,所述面板主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主机体连接固定,所述底座上装设有防盗开关,所述防盗开关连接设有弹性件,所述防盗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及分别设于开关本体上下表面的开关部与抵接部。
优选的,所述抵接部与开关部上下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防盗开关孔,所述开关部通过防盗开关孔伸出设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开关部为锥形柱体,所述开关本体及抵接部设于底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抵接部为四方体,抵接部一面与本体连接,与其相对的一面设置为斜面,所述抵接部的截面积大于开关部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防盗开关连接有导通端子,所述主机体上设有与CPU连接并由CPU控制的防盗电路,CPU通过防盗电路与导通端子的导通与否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防盗开关进一步包括由开关本体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尾部及一对相对设于尾部两侧边的安装柱,所述尾部、安装柱都装设与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尾部与开关部设于开关本体的相对两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所述安装柱并将安装柱卡持其中的两相对设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柱与安装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部包括尾部主体及与开关本体连接的尾连接部,所述本体的上下表面设置为平面,所述尾部主体与开关本体平行设置,所述一对安装柱分设于尾连接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尾部主体上开设有套设孔,所述底座上另设有回位柱,所述弹性件套设在回位柱上,所述尾部与弹性件连接,所述尾部通过套设孔套设在回位柱上并相对弹性件设于回位柱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抵接部与导通端子连接,所述面板主体抵持开关部而使防盗开关绕安装柱转动,抵接部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与面板主体抵持开关部而使开关本体与底座的上/下表面形成的旋转角度设置成大致一样。
上述的车载影音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装设有防盗开关对防盗功能进一步加强,且防盗开关的开关部与抵接部分设于开关本体上下表面,开关部与抵接部分开设置,各自设置不受影响,抵接部的大小及位置的设置都不受开关部的设置的影响,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使之各方面性能得到更好的配置,达到更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盗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盗开关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载影音装置包括主机体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及底座20。底座20上设有容置框200,面板主体通过容置框200容置在底座中。底座20与主机体连接固定。
面板主体与底座20为可拆卸连接。面板主体包括上面板11及与上面板11相对配合设置下面板12。上面板11上设有控制按键110及显示屏111。上面板11与下面板12通过固定件锁紧固定连接。以底座20与面板主体连接的一面为上表面,相对的一面为下表面进行说明。
主机体上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有与CPU连接并由CPU控制的防盗电路,CPU通过防盗电路导通与否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导通端子进行防盗电路的导通与断开。防盗电路连接导通或断开时输出高或低电平传输给CPU进行防盗控制。本实施例中采用导通端子与防盗电路断开时,CPU启动防盗功能,车载影音装置处于防盗锁定状态将不能启动,从而无法工作。
底座20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安装件及回位柱。如图4至图5所示,底座20上装设有防盗开关30。本实施例中防盗开关30采用注塑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车载红外轴温监测装置
- 下一篇:LED节能型智能控制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