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外科拉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6414.4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蒋迎九;吴庆琛;李强;杨双强;向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外科 拉钩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一种心脏外科手术用拉钩。适用升主动脉根部切开后牵拉主动脉壁,从而充分显示腔内的术野。
二、背景技术
很多有关主动脉瓣膜及左室流出道拓宽的心脏手术,都需要行升主动脉根部切开,并充分显示主动脉瓣环及冠状动脉开口。由于没有专用的主动脉腔内拉钩,当前很多术者均习惯于采用室间隔拉钩牵拉主动脉前壁以帮助术野显示,然而在暴露右冠瓣瓣环根部、右冠瓣-无冠瓣结合部位瓣环根部、右冠状动脉开口时,因为局部特殊解剖原因,术者常常感到显示不够满意,从而导致操作十分别扭。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患者会接受此类手术。术中主动脉瓣瓣环根部显示不佳,会延长心内直视操作时间;右冠状动脉开口显示不佳,可能导致心肌停跳保护液灌注不良,这些均会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尤其是老龄患者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脉腔内的专用拉钩,可以牵拉升主动脉根部切开后的主动脉前壁,充分显示包括右冠瓣、右冠瓣-无冠瓣结合部位瓣环根部在内的主动脉瓣瓣环根部,并且对右冠状动脉开口的显示,有一定易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脉腔内拉钩,其特征在于:
1)它是由钩体、钩柄、手柄三部分依序连接组成。
2)钩柄的前端为新月样弧形,大小为直径2.5~3.5cm圆周的1/3,圆弧凸向手柄侧。钩体的整体结构是厚为1mm圆管壁的一部分,即亦为弧形,弧形大小与前述钩柄前端弧形相一致,即直径2.5~3.5cm圆周的1/3;凹面向前,凸面向后,在钩柄的垂直方向管壁的横断面与钩柄前端相对应的弧形断面相连接;钩体末端断面向前垂直方向稍卷曲1mm,并呈三齿状,齿与齿间共2个缺口呈倒“U”形,钩体高1.5cm,倒“U”形顶点高度约为1cm;钩体圆弧凸面朝向手柄方向,上有2~3根宽度为1mm的斜行压痕及满布的横行波浪纹;钩体、钩柄的各游离边缘均经去棱去锐流线形钝化。
本实用新型主动脉腔内拉钩,在术中主动脉阻断、于根部切开后,助手将本实用新型放入瓣膜侧的主动脉腔内,因为拉钩钩体为圆管壁弧形的一部分,与圆形的动脉壁及瓣环形态相近,因此在牵拉时与动脉腔内壁的接触与支撑顺服性好,向患者足侧轻轻牵拉,即可克服局部特殊的解剖角度,为术者充分暴露右冠瓣瓣环根部、右冠瓣-无冠瓣结合部位瓣环根部,再轻轻调整向患者右下方牵拉,则可完整显露右冠瓣环根部,方便术者探查与操作;钩体向后的圆弧凸面为牵拉着力面,其上设计的压痕与波浪纹,可以增加接触面摩察力,在牵拉时不易发生滑脱,并且还可有一定上提拉力;牵拉时利用钩体上的缺损有助于术者探查右冠状动脉开口,如未见,则对牵拉位置稍调整即可帮助显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术者迅速清晰显露主动脉瓣膜的所有瓣环根部,并且有助于右冠状动脉开口的显示,对所显露结构有相对固定作用,方便冠脉灌注及瓣膜替换等操作的顺利完成,从而节省手术时间,减轻心肌的损伤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取材不锈钢材料,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不复杂,消毒、使用方便,可调整弧形圆周大小制成多种型号。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拉钩正面示意图。
图2是拉钩反面示意图。
图3是钩体正面示意图。
在图中,1-手柄,2-钩柄,3-钩体,3A-钩体凹面,3B-钩体凸面,4-钩体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种主动脉腔内拉钩,其特征在于:
1)它是由钩体(3)、钩柄(2)、手柄(1)三部分依序连接组成。
2)钩柄(2)的前端为新月样弧形,大小为直径2.5~3.5cm圆周的1/3,圆弧凸向手柄(1)侧。钩体(3)的整体结构是厚为1mm圆管壁的一部分,即亦为弧形,弧形大小与前述钩柄(2)前端弧形相一致,即直径2.5~3.5cm圆周的1/3;凹面(3A)向前,凸面(3B)向后,在钩柄(2)的垂直方向管壁的横断面与钩柄(2)前端相对应的弧形断面相连接;钩体(3)末端断面向前垂直方向稍卷曲1mm,并呈三齿状(4),齿与齿间共2个缺口呈倒“U”形,钩体(3)高约1.5cm,倒“U”形顶点高度为1cm;钩体圆弧凸面(3B)朝向手柄方向,上有2~3根宽度为1mm的斜行压痕及满布的横行波浪纹;钩体(3)、钩柄(2)、的各游离边缘均经去棱去锐流线形钝化。
本实用新型主动脉腔内拉钩,在术中主动脉阻断于根部切开后,助手将本实用新型放入瓣膜侧的主动脉腔内,因为拉钩钩体(3)为圆管壁弧形的一部分,与圆形的动脉壁及瓣环形态相近,因此在牵拉时与动脉腔内壁的接触与支撑顺服性好,向患者足侧轻轻牵拉,瓣环形态相近,因此在牵拉时与动脉腔内壁的接触与支撑顺服性好,向患者足侧轻轻牵拉,即可克服局部特殊的解剖角度,为术者充分暴露右冠瓣瓣环根部、右冠瓣-无冠瓣结合部位瓣环根部,再轻轻调整向患者右下方牵拉,则可完整显露右冠瓣环根部,方便术者探查与操作;钩体向后的圆弧凸面(3B)为牵拉着力面,其上设计的压痕与波浪纹,可以增加接触面摩察力,在牵拉时不易发生滑脱,并且还可有一定上提拉力;利用钩体(3)上的缺损有助于术者牵拉动脉壁的同时,探查右冠状动脉开口,如未见,则对牵拉位置稍调整即可帮助显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术者迅速清晰显露主动脉瓣膜的所有瓣环根部,并有助于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对所显露结构有相对固定定作用,方便冠脉冷灌、瓣膜替换等操作的顺利完成,从而能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与耦合器一体的大型软启动装置
- 下一篇:钢索式旋转转子护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