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6479.9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玉;谢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2;C02F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16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的净化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源污染十分严重,水源水质十分复杂,且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的今天,反渗透淡化技术无疑是饮用水处理的必然趋势。但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使用因复杂的预处理工艺和能耗问题而受到一定的制约。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是影响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及反渗透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减缓反渗透膜污染。常规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杀菌单元和保安器来进行预处理,或是在多介质过滤器之前加上反应器和沉淀器的预处理方法。但常规的预处理方法具有工艺复杂,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为克服传统的预处理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微滤、超滤、纳滤等膜法技术在反渗透预处理中被广泛采用。但这些预处理方法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所采用的膜存在膜污染问题;2)处理所需的能耗大。目前缺乏能耗低,处理水质好,工艺简单的反渗透预处理工艺及其系统。另外由于现有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存在不足,使得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膜污染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传统反渗透饮用水处理技术存在的工艺复杂,预处理水质不稳定,膜污染严重,膜使用寿命短,且能耗高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能耗低,能有效防止反渗透膜污染,延长反渗透膜的寿命的饮用水净化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由预过滤单元、渗透处理单元、反渗透处理单元、消毒单元、盐水配制单元、检测和计量控制单元以及增压和储存单元组成,其中:
所述预过滤单元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渗透处理单元;
所述渗透单元出水端通过泵和管道与反渗透单元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反渗透单元的浓盐水出水端通过一管道和渗透单元连接;反渗透单元的纯净水出口接消毒单元;
消毒单元的出水端分别与储存单元和纯净水管道连通;
盐水配制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渗透处理单元的另一侧,检测和计量控制单元分别与预过滤单元的出水端、盐水配制单元和渗透处理单元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工艺的原理如下:
具有一定溶质浓度的水溶液存在相应的渗透压,高浓度水溶液的渗透压大于低浓度的渗透压。当渗透膜两侧的水溶液浓度不相等时,由低浓度水溶液一侧透过膜进入高浓度水溶液一侧的水分子数量大于由高浓度水溶液一侧透过膜进入低浓度水溶液一侧的水分子数量。总的效果是低浓度水溶液中的水分子在渗透膜两侧渗透压差的作用下透过渗透膜进入高浓度水溶液的一侧。利用这一原理配制具有一定盐度的NaCl溶液,将一定量的该NaCl溶液置于渗透单元中渗透膜的一侧,使NaCl溶液的渗透压高于原水的渗透压。在渗透单元中,由于NaCl溶液的渗透压高于原水的渗透压,原水中的水分子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由原水侧经渗透膜流入NaCl溶液一侧,实现将原水(海水或淡水)中的水分子提取出来这一目的。由于该渗透过程自然发生,所以不需要外压力和热能,能耗极低。NaCl作为循环介质在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中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范围广,该饮用水处理系统可用于海水淡化和淡水的净化;
(2)该饮用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渗透处理和反渗透处理组成,结构简单紧凑;
(3)反渗透处理单元之前的水处理单元不需要外压和热能,没由相的变化,能耗极低;
(4)该饮用水处理系统处理获得的水质好且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框图。
图中:预过滤单元-1 渗透单元-2 反渗透单元-3 消毒单元-4净水水箱-5 NaCl溶液配制子单元-6 NaCl溶解子单元-7盐度检测子单元-8 计量控制子单元-9 泵-10
具体实施方式
制作一套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为0.1m3/h。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水用于反渗透处理,反渗透膜的运行周期明显增长。
该系统由预过滤单元1、渗透处理单元2、反渗透处理单元3、消毒单元4、盐水配制单元、检测和计量控制单元以及增压和储存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矿化水处理器
- 下一篇:可自动切换格位的纸盒灌装封口机纸盒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