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6751.3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华;胡显波;王建同;贾娟鱼;李杰;李少强;郭隆;王刚;游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C21B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风口 部位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炉风口带与炉腹带结合处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上部是高炉炉缸的上沿,也是炉腹部位形成的基础所在,而炉腹下部为高炉冶炼的滴落带,受下降的高温渣铁流冲刷,同时,该部位又处于风口燃烧带,所以该部位热负荷当属整个高炉之首。目前高炉风口部位采用的是整块冷却壁沿高炉的周向布置进行面式冷却,冷却壁铸造时留有风口设备安装通道。该种冷却形式具有冷却均匀,密封性好等优点,但冷却深度不够,仅仅只能保护风口大套,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炉体热负荷的增大,风口回旋区范围的扩大,冷却壁面式的冷却能力难以满足要求,不能有效的保护风口砖,风口砖在回旋区内受高温煤气流、渣铁流、渣焦混合物的长期冲刷,风口砖的寿命越来越短,当风口砖被侵蚀掉后,风口中套暴露在恶劣的冶炼环境中,导致风口设备大量烧坏,甚至生产中风口冷却壁的上端都出现烧损现象,导致水管破裂漏水,危及高炉炉缸安全,另一方面,风口砖被侵蚀完全后,威胁到炉腹以上的部位结构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炉腹部位炉壳发红、开裂,严重威胁高炉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炉壳上的、位于风口部位上部的冷却板和固定在炉壳上的、位于风口部位下部的冷却壁。
冷却板可为一层或多层分布。
为了节省材料,提高冷却板的使用效率,其中冷却板位于风口设备中心线以上纵向方向上不大于1.5m范围内,冷却板多层交错分布。
冷却板焊接在炉壳上;所述冷却壁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壳上。
冷却板和冷却壁的材料为铸钢、铸铁或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风口上部采用冷却板,水平插入炉内较深,冷却深度大,冷却强度高,冷却效率高、不易损坏、在损坏的条件下冷却板也可更换的优点;并且容易挂渣,渣皮不易脱落,有利于风口砖的保护,而风口砖的存在对风口设备及炉腹部位的安全极其重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当风口砖被侵蚀完全后,冷却板仍能起着风口砖的作用,继续维持炉型生产;
风口下部采用冷却壁,冷却均匀,密封性好,其上有冷却板及风口中套的保护,能保证炉缸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在高炉炉壳内风口中心线以上1.5m范围内纵向方向上交错布置两层铜冷却板1以及风口下部沿高炉的周向布置低铬铸铁冷却壁2。交错分布的形式节省了冷却板1的个数,节省了材料,同时又不影响冷却的效果。铜冷却板1焊接在炉壳上,低铬铸铁冷却壁2通过螺栓固定在高炉炉壳上。冷却壁2与冷却板1内部具有冷却通道,通水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能力强、不易损坏、冷却效率高、结构稳定、操作炉型规则等优点。
这里的冷却板1与冷却壁2的材料可以为铸钢、铸铁或铜,也可也为其他的导热材料。冷却板可以只为一层,也可为多层分布,分布的形式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