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6859.2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福;粟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1/00 | 分类号: | A01B71/00;A01B3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耕作机械领域,其涉及一种微耕机,具体涉及微耕机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微耕机是根据我国丘陵,山区,地块小,高差大又无机耕道而专门为果园、菜地、温室大棚、丘陵坡地等作业而设计的,其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耕作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微耕机的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传动箱、设置在该传动箱中的摇臂,该摇臂通过牵引装置(即变档拉杆)与设置在微耕机右手把上的倒档手柄相连接,当紧握倒档手柄时,摇臂在变档拉杆的牵引下运动以实现变档。对于现有结构的微耕机,其摇臂不能自动回空档,因此操作者在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检查并确认摇臂位于空档位置,以便安全启动微耕机,从而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如果上述摇臂未位于空档位置,操作者又没有注意到该情况时就启动微耕机进行倒档,这样不但容易损坏齿轮,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耕机,该微耕机传动箱中的摇臂能够自动回空档,从而可方便并安全地启动微耕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耕机,包括右手把、设置于所述右手把上的变档操作手柄、传动箱和设置于所述传动箱中的摇臂,所述摇臂配装有自动回空档装置,即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所述传动箱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固定安装座A和固定安装座B;所述摇臂分别通过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与所述固定安装座A和固定安装座B固定连接;所述摇臂通过牵引装置与所述变档操作手柄连接。
所述变档操作手柄为联动手柄,包括上部手柄和下部手柄;所述上部手柄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右手把的上方,所述下部手柄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右手把的下方;所述牵引装置为拉索A和拉索B,所述上部手柄和下部手柄分别通过所述拉索A和拉索B与所述摇臂相连接,以便于操作并使所述摇臂回空档。
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可采用弹簧;所述固定安装座A与固定安装座B均采用弹簧安装座为佳;当然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用其他弹性部件及相应的固定安装座。
为了使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更好地回位,最大限度利用其弹性力,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设置于所述摇臂的上端部并且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的下方。
所述拉索A和拉索B的外部均配装有拉索导引管;所述拉索A穿过所述拉索导引管与所述上部手柄连接;所述拉索B穿过所述拉索导引管与所述下部手柄连接,以便于所述摇臂更好地回空档。
为了防止倒档装置与所述变档操作手柄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干扰,所述左手把与右手把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倒档装置设置于所述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装置,即在现有传动箱中的摇臂上配装自动回位装置,即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并且该摇臂通过牵引装置与微耕机的变档操作手柄相连接,当微耕机停运时,弹性部件A和弹性部件B均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摇臂位于空档位置;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紧握或按下变档操作手柄时,摇臂在牵引装置的导引下向左或向右运动;当操作者放开变档操作手柄时,弹性部件A或弹性部件B回位,摇臂在弹性部件A或弹性部件B的作用下自动回空档,因此,操作者进行下一次启动微耕机时,无需另行检查即可确定摇臂处于空档位置,故可直接安全启动,不但使用十分方便,而且对微耕机内部的零部件,比如齿轮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联动的变档操作手柄,即只需要一个操作手柄即可控制摇臂的运动走向,十分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以拉索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变档杆,从而有利于摇臂的回位,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耕机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所示微耕机中倒档装置与横杆的装配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以下具体方式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