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127.5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万开荣;熊林;李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J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坐垫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坐垫,具体指摩托车坐垫在车身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坐垫在车身上的安装至少包括坐垫前后两个部位在车身上的安装,通常坐垫尾部安装在车架上,坐垫前部有的安装在车架上,有的安装在油箱上。坐垫前部安装在油箱上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油箱3表面设有坐垫限位螺栓11,坐垫1前部底面设有限位板12,限位板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卡槽。在坐垫尾部底面设有螺纹孔,在车架上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连接孔。安装时,使卡槽对准限位螺栓,然后将坐垫往前推,使限位螺栓卡于卡槽内。当限位螺栓与卡槽尾部接触时,坐垫前推到位,此时,坐垫上的螺纹孔与车架上的连接孔正对,紧固螺栓13从下往上穿过连接孔和螺纹孔将坐垫1尾部固定在车架2上。同时由于限位螺栓11头部对限位板12的限位作用,坐垫前部不能往上提,由此实现坐垫在车身上的安装。
由于坐垫为塑料件,且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避免人坐上后产生大幅度的下陷,而离开后又回弹开来,现有结构在坐垫的中部也与车架进行了连接:在坐垫底面中部位置设有朝前的锁钩,在车架上设有与锁钩配合的锁槽,在坐垫往前推的过程中,锁钩卡入锁槽中,从而也将坐垫中部位置与车架连接。
现有摩托车坐垫在车身上的安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装配麻烦,坐垫在安装或拆卸时不但需要专用工具对尾部的紧固螺栓进行拧紧或拧松,而且操作时是从下面进行的,人的姿势不舒服,操作不便;2、安装时,卡槽和限位螺栓尺寸较小,且对准是在底面进行的,故卡槽不容易对准限位螺栓,影响安装效率;3、紧固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松动甚至脱落,导致坐垫松动;4、由于坐垫前部底面的限位板为塑料件,其与油箱上的限位螺栓连接时磨损大,使卡槽变大、变深,影响坐垫上的螺纹孔与车架上的连接孔对齐,进一步影响安装效率,而坐垫即使安装后前部也容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简单、快捷、装配后无松动的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它包括坐垫、车架和油箱,坐垫尾部安装在车架上,坐垫前部安装在油箱上,其特征在于:在坐垫尾端底面设有朝后的锁钩,在车架尾端设有与锁钩配合的锁槽/锁孔,锁钩插入锁槽/锁孔内;在坐垫前部设有由钥匙开启的坐垫锁,坐垫锁带有锁扣,在油箱上设有与锁扣配合的锁座,锁扣在钥匙拨动下转动至锁座下由锁座锁住。
进一步地,在油箱上表面设有与坐垫前部形状对应的沉台,坐垫前部位于沉台内由沉台内壁阻止坐垫往前窜动。
上述锁座为安装在油箱上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油箱之间留有供锁扣进入的间隙,锁扣进入该间隙并在坐垫回弹力作用下将限位板钩紧。
为了防止坐垫中部起身后回弹,本实用新型将坐垫中部与车架也进行了连接。具体讲,在坐垫中部位置设有中部锁槽/锁孔,中部锁槽/锁孔开口向后,在车架上设有与中部锁槽/锁孔对应的中部锁钩,中部锁钩插入中部锁槽/锁孔内,由中部锁钩将坐垫中部拉住而阻止其回弹。
装配时,将坐垫后推使坐垫锁钩插入车架锁槽/锁孔内,此时车架上的中部锁钩也插入坐垫上的中部锁槽/锁孔内,然后将坐垫前端下压,同时转动钥匙,使锁扣将锁座钩住,由此实现坐垫前、中、后三个部位的安装,安装后坐垫无松动。取下坐垫时,按相反的步骤操作即可。
本结构坐垫安装和取下不需要专用工具,仅用随车配送的钥匙即可。而且坐垫的安装和取下是从上面进行的,尾部的卡入也更容易,因此整体的装拆非常方便、简单、快捷,动作流畅,安装后坐垫无松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利于提升产品档次,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坐垫安装结构,它包括坐垫1、车架2和油箱3,跟现有技术一样,坐垫1尾部和中部安装在车架2上,坐垫1前部安装在油箱3上,其不同之处在于各安装部位具体的安装方式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坐垫装拆非常方便、快捷,安装后坐垫无松动。
具体的安装结构为:尾部安装——在坐垫1尾端底面设有朝后的锁钩4,在车架尾端设有与锁钩配合的锁槽/锁孔,锁钩插入锁槽/锁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振动下料装置
- 下一篇:斜置式电池层压件周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