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洞风机的变频电机与洞体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178.8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德明;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马变频电机研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陆志强 |
地址: | 40228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洞 风机 变频 电机 连接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机,尤其是一种风洞风机的变频电机与洞体连接装置。
二、背景技术
风洞机广泛用于飞机、导弹、汽车、桥梁、鱼雷等领域风动试验。现有风洞风机驱动装置的结构是由整流尾罩、整流止旋段、整流导叶环、叶轮、驱动装置包括轴伸端端盖、非轴伸端端盖、洞体、有绕组定子铁芯、转子、轴伸端轴承内盖、轴伸端轴承外盖、非轴伸端轴承内盖、非轴伸端轴承外盖、前后轴承、整流罩头罩等组成。而风洞风机驱动装置虽然也采用了变频电机与风机一体化结构设计,但整流导叶环与整流罩前罩均为独立设计,该设计造成体积大,耗材多、加工成本高、加工难度大、装配与拆卸困难等缺陷;洞体止旋片为直角厚型筋板设计,此设计不但不但不利于空气流动还增大了洞体的体积,均对风洞试验的准确性与精确率有一定的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取消整流导叶环缩小体积的风洞风机的变频电机与洞体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变频电机的轴装配有叶轮、洞体的内圈与呈蛋形的整流头罩止口定位螺钉连接;整流止旋段的外圈内壁与止旋片一端焊接连接,止旋片的另一端与止旋段的内圈外壁焊接连接,整流尾罩与止旋段的内圈止口定位螺钉连接,其所述的螺栓穿过整流止旋段的法兰盘孔和洞体的外壁的法兰盘的孔与螺母连接;洞体的外圈前端内壁与斜支撑片一端焊接连接,斜支撑片另一端与洞体的内圈外壁焊接连接;洞体的外圈的后端内壁与叶轮外圆之间间隙为0.3mm-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支撑片的边与垂直线夹角小于90°,其截面前段为圆弧形、后端为尖角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洞体的外圈外壁有加强筋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止旋段外壁有加强筋B。
本实用新型将变频电机定子铁芯安装在整流头罩中、取消整流导叶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同时采用斜支撑片减少气流阻力与运行共振。其结构简单紧凑,装、拆方便,提高试验精度和使用寿命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频电机 1a-洞体 1a-1-内圈 1a-2-外圈 1a-3-斜支撑片2-叶轮 3-整流头罩 4-整流止旋段 4a-整流止旋段内圈 4b-止旋片4c-整流止旋段外圈 5-整流尾罩 6-螺栓A 7-螺栓B 8-螺母9-加强筋A 10-加强筋B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变频电机1的轴装配有叶轮2、洞体1a的内圈1a-1与呈蛋形的整流头罩3止口定位螺钉连接;整流止旋段4的外圈4c内壁与止旋片4b一端焊接连接,止旋片4b的另一端与止旋段4的内圈4a外壁焊接连接,整流尾罩5与止旋段4的内圈4a止口定位螺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7穿过整流止旋段4的法兰盘孔和洞体1a的外壁1a-2的法兰盘的孔与螺母8连接;洞体1a的外圈1a-2前端内壁与斜支撑片1a-3一端焊接连接,斜支撑片1a-3另一端与洞体1a的内圈1a-1外壁焊接连接;洞体1a的外圈1a-2的后端内壁与叶轮2外圆之间间隙为0.3mm-3mm。所述的斜支撑片1a-3的边与垂直线夹角小于90°,其截面前段为圆弧形、后端为尖角形。所述的洞体1a的外圈1a-2外壁有加强筋A9。所述的整流止旋段4外壁有加强筋B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马变频电机研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马变频电机研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霍尔式胶印机旋转编码器
- 下一篇: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