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中水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7189.6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文;唐小葳;文辉正;王爱萍;何强;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5/00 | 分类号: | F28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中水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蒸汽,尤其是高炉水渣蒸汽,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种蒸汽中水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水资源日趋缺乏,而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存在水蒸汽大量排放的现象,尤其是冶金行业,如高炉水渣蒸汽等的大量排放,不但造成的资源浪费,带来得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当今对此类水蒸汽排放的主要方式有喷水冷却回收、水膜吸附回收、换热器冷却回收、压缩机减压回收等。这几种技术原理和措施不尽相同,都能达到蒸汽的冷却回收,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需要动力源及水资源,如此一来,虽然达到回收蒸汽的目的,但同时也在消耗资源、能量,运行维护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清洁、环保、节能、高效的一种蒸汽中水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排汽筒管道内设置冷却板。
在解决高温蒸汽回收上强调清洁、环保、节能、高效。通常排汽筒管道高度较高,由此将产生低压效应,使排汽筒管道对底部的蒸汽具有一定的抽力,使蒸汽自然产生一定的动力。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借助蒸汽自身的这种动力,通过架设冷却板,引导蒸汽流以螺旋上升的形式运动,最终形成漩流,蒸汽中的小水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富积在排汽筒边缘,及冷却板上,最终凝结成大水滴下落回收。同时冷却板可以借助外筒体向外散热,加大了冷却板的冷却强度,有利于蒸汽的冷凝。
其主要原理如下:
1、冷却板的扰流作用,促使排气筒管道内蒸汽形成旋转气流,蒸汽中小水滴在离心作用下向排汽筒管道边缘富积;
2、热蒸汽小水滴遇温度较低的冷却板、排汽筒管道壁,迅速冷凝成大水滴回落;
3、水滴滴落在冷却板上,下落过程中与上升的蒸汽接触,能吸收部分蒸汽中的水;
4、冷却板上的水膜吸收蒸汽中的部分水;
5、冷却板与排汽筒管道连接,外侧的冷却板也充当了排汽筒管道的散热片,也加速了排汽筒自身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冷却板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冷却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冷却板的正视图。
图中:件1为冷却板;件2为排汽筒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冷却板1、排汽筒管道2组成。冷却板1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固定在排汽筒管道2内。冷却板1与水平夹角为25~90°;冷却板1长度为0.5~1R,R为排汽筒管道2半径。冷却板1呈螺旋对称布置;冷却板1材质为玻璃钢、不锈钢、镀锌板。
冷却板1按照螺旋上升的排列方式,引导排汽筒管道2内的蒸汽流呈螺旋式上升,使蒸汽内的小水滴得以富积,并与冷却板1、排汽筒管道2内壁充分的接触,最终冷却凝结成水滴,达到回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环保、节能、高效、设备简单、易于维护优点。是目前高炉水渣蒸汽等水的理想而实用的回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19孔格子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