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槽加工用找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662.0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张永泉;彭学斌;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B23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槽 工用 找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床加工键槽用零件,该零件可以确保用铣刀加工键槽时,快速、准确对刀。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经常遇到在轴类零件上,用铣床加工键槽。但在键槽加工中,存在如何对刀的问题。即把键槽铣刀对正轴的轴线,保证加工出的键槽满足设计要求的对称度。由于键槽的对称度是保证顺利装配的必要条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而加工中都是千方百计的把键槽铣刀和轴的轴线对正,以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
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切痕目测法进行对刀,对刀速度慢,精度低,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高,对称度精度只能达到0.05~0.10mm,达不到设计要求的0.025~0.015mm的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切痕目测对刀法精度低,速度慢的缺点,降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铣刀快速对刀,且对刀准确的键槽加工用找正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键槽加工用找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与铣刀夹头相配合的圆尾柄;
以及一位于圆尾柄下方的测量部分,所述测量部分上设置有可以容纳被加工零件的“∧”夹口,所述“∧”夹口关于圆尾柄的轴线对称。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口的夹角为50度-70度。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口的夹持边缘剖面形状呈锥形,其最外沿的宽度为0.5mm-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切痕目测对刀法精度低,速度慢的缺点;
2.降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保证键槽的加工质量;
3.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铣床上,主要适用于加工对称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对称精度可达到0.025mm~0.015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和3,键槽加工用找正器10,由圆尾柄11和测量部分12组成。
圆尾柄11的直径大小与铣刀尾部的直径大小一样,均与铣刀夹头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圆尾柄11的直径为Φ20,高度为40mm。
测量部分12位于圆尾柄11下方,测量部分12与圆尾柄11可以一体浇注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测量部分12上设置有“∧”夹口121,该“∧”夹口121可以用于容纳被加工零件,“∧”夹口121关于圆尾柄11的轴线111对称。在本实施例中,“∧”夹口121的夹角为60度,“∧”夹口121的夹持边缘122剖面形状呈锥形,其最外沿123的宽度为0.5mm-1mm。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夹口的上端(最小)宽度为18mm,下端(最大)宽度为50mm。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的键槽加工用找正器10的圆尾柄11装夹到铣床主轴上的铣刀夹头上,注意不要夹的太紧(以便能手工转动),然后移动被加工零件或者铣刀夹头,使被加工零件20大致位于找正器的“∧”夹口121内(如图4所示),再进一步调试铣刀夹头的位置,直至“∧”夹口121的两夹持边缘均与被加工零件20的外圆接触,此时,“∧”夹口的对称线与被加工零件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垂直。当然,也可以使被加工零件与“∧”夹口两侧的间隙相等(可以采用透光法或塞尺检测),判断加工零件的对称度。
然后再垂直移动铣刀夹头,使找正器10上升并离开被加工零件20,将找正器取下,换上铣刀,即可进行键槽加工。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加工对称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整个对刀过程简单快捷,加工出的键槽对称精度可达到0.025mm~0.015mm,完全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不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