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外通信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迷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821.7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安静生;李华斌;王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0;H01M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通信 电源 电池 箱体 防水 迷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力领域的电源电池柜,尤其是应用于室外的通信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通讯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讯电源的发展也随同信息产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其中室外通讯电源的应用非常之多,其防护要求也日趋严格。
室外电源工作处于恶劣的室外环境,所以其防水,防尘,防盗等要求比较突出。在设计过程中,防水这个环节一直是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既要满足到空气的流通,又要将雨水,融化的雪水等自然产生的水挡在系统外面,以保证室外通讯电源的正常工作。
由于电池柜内装有电池,电池长时间使用,易产生氢气和酸性气体,长时间留在柜子内,会对系统产生伤害。这样就要求其通风良好,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大多是在箱体上开百叶窗,以保证气流畅通,但是百叶窗在严酷的室外环境,防水性能又不可靠;还有部分解决方法是加装风扇,一般是在顶盖上面,并在顶盖内布置循环风道,这样虽然做到了气流畅通和防水要求,但是要增加风扇的控制电路,以及风扇损坏后的维修,也就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外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迷宫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室外通信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迷宫结构,可以应用在众多室外通讯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设计当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外通信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迷宫结构,所述箱体设有百叶窗,该结构包括:盖板、第一“U”型防水条和第二“U”型防水条;
所述盖板包括后盖板,以及由后盖板四边向前延伸的上盖板、下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
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和第二“U”型防水条均包括侧壁,以及由侧壁上下两边向前延伸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盖板固定于箱体内设有百叶窗的侧壁上,其下盖板的边缘与箱体上的百叶窗开孔处的下端边缘贴合,其上盖板设有通风口;
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的侧壁固定于所述盖板内的后盖板上;所述第二“U”型防水条的侧壁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的顶面位于第二“U”型防水条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同时第二“U”型防水条的底面位于第一“U”型防水条的顶面和底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下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夹角为θ1,且90°<θ1<1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的顶面与侧壁之间夹角为θ2,且0°<θ2<90°,其底面与侧壁之间夹角为θ3,且90°<θ2<180°,所述第二“U”型防水条的结构与第一“U”型防水条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或第二“U”型防水条的顶面与底面相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盖板的下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夹角θ1为1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的顶面与侧壁之间夹角θ2为60°,底面与侧壁之间夹角θ3为120°,所述第二“U”型防水条的结构与第一“U”型防水条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盖板的左盖板和右盖板上分别设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箱体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盖板与箱体的接触面涂有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U”型防水条与盖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U”型防水条与箱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设计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和组装工艺,同时保证箱体内与外界气流畅通,并防止水通过排气孔进入到箱体内部,可以解决室外通信电源电池柜箱体的防水问题,并保证箱体良好的气流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箱体内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箱体内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U”型防水条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U”型防水条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