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7962.9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李树彬;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65D5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焊接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坡口的保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产能,钢铁企业在特大型高炉的新建或大修时,对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越来越短,为了满足短期化工期需要,采用模块化结构施工成为必需。高炉炉体系统的模块法施工多采取分大段离线组装成整体,然后分段运入、安装对接,对接通常采用焊接,为确保焊件之间形成全部焊透的焊缝,在炉壳分段之间的对接采用坡口焊接方式。由于炉壳在工厂内制造时,焊接坡口等已经加工完成,但目前尚未有在炉体离线组装、运输过程中对炉壳焊接坡口采取保护的装置,这样在炉壳组装、运输过程中,分段重量达1500t以上的炉体,就仅能靠与组装台架或运输台架接触部位的炉壳焊接坡口来承受,这样势必破坏焊接坡口,在对接安装前不得不先修复被破坏的焊接坡口,才能保证壳体装配及焊接质量。壳体尤其是厚板壳体焊接坡口现场修复难度大、时间长、质量难以保证,从而严重影响后序项目的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焊接坡口的保护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包括外保护板、内保护板和支撑台架,其结构为:内保护板的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85°,外保护板的斜面至底部为垂直面,垂直面的高度为内保护板总高度的1/3~2/3,外保护板的一侧是斜面,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在15°~45°,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都固定在支撑台架上,且外保护板的垂直面和内保护板的斜面相对而底部留有间隙,间隙距离在5mm~200mm。
所述的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其结构为: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都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台架上。
所述的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其结构为:内保护板上表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外保护板一侧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炉壳组装或运输前,按炉壳内外径尺寸将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都用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台架上,随后将炉壳安放于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之间的空隙中并使炉壳的斜面侧由内保护板的斜面侧支撑。也可以先采用点焊固定的方式固定内保护板,然后将炉壳定位后,再焊接固定外保护板。采用本实用新型,炉壳组装或运输时,炉壳不再通过焊接坡口与支撑台架接触,而是通过炉壳的壳壁将炉体重量传递到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上,再由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传递给支撑台架,这样就保护了焊接坡口不受损伤和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实施,对大型壳体的焊接坡口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由于焊接坡口破坏,从而节省了后续焊接时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包括内保护板1、外保护板2和支撑台架3,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内保护板1的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85°,本实施例取45°内保护板1的斜面至底部为垂直面,垂直面的高度为内保护板1总高度的1/3~2/3,本实施例取1/2,外保护板2的一侧是斜面,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在15°~45°,本实施例取30°,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都固定在支撑台架3上,且内保护板1的垂直面和外保护板2的斜面相对而底部留有间隙,间隙距离在5mm~200mm,本实施例取10mm。
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固定在支撑台架3上的方式可以用焊接,也可以用或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在炉壳11组装或运输前,根据壳体焊接坡口形式设计加工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按炉壳11的内外径尺寸将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都用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台架3上,以构成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的数量根据炉壳11的长度而定,通常每段炉壳11用5~10个,壳体焊接坡口保护装置沿炉壳均匀分布。随后将炉壳11安放于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之间的空隙中并使炉壳11的斜面侧由外保护板2的斜面侧支撑。也可以先采用点焊固定的方式固定外保护板2,然后将炉壳11定位后,再焊接固定内保护板1。采用本实施例,炉壳组装或运输时,炉壳11不再通过焊接坡口与支撑台架11接触,而是通过炉壳11的壳壁将炉体重量传递到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上,再由内保护板1和外保护板2传递给支撑台架3,这样就保护了焊接坡口不受损伤和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打印机大纸卷用固定结构
- 下一篇:激光切割机等光程光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