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8127.7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龙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3K20/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却 装置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通常使用的加热设备,例如,用于制造橡胶产品的平板硫化机、真空焊接机以及扩散焊接机等设备中涉及使用的加热设备,其通常包括有一个液压油缸,其柱塞的上部设置有加热模板。加热模板通过液压油缸的柱塞的伸缩运动,进行相应的上下运动。
如上所述,由于加热模板直接与液压油缸的柱塞连接,使得加热模板产生的热量,也会直接作用在柱塞上。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柱塞会因为长久的受到加热模板的加热,而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也就不能在进行伸缩操作,如此也就导致液压油缸的报废。也就是说,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且即使柱塞没有在加热模板的加热下发生弯曲变形,由于柱塞为金属其在加热模板的加热下会受热膨胀,与液压油缸发生运动磨损,也使得其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业界急需一种新型的加热设备,来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业界使用的加热设备,其液压油缸的柱塞因为直接与加热装置相连,容易因长时间的加热而导致其柱塞受热变形或受热膨胀,进而导致其使用寿命过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其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其包括有液压油缸,其柱塞上部设置有加热装置。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有冷却装置,其设置于液压油缸的柱塞以及加热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冷却装置包括有收容腔。其内用于盛放用于冷却加热装置向下辐射出的热量的冷却水或冷却油。如此,由于冷却装置设置与两者之间,使得液压油缸的柱塞并不会受到加热装置的直接加热,因此,也就不会受热变形或受热膨胀,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冷却装置包括有用于输入冷却水或冷却油的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还包括有水塔,其输出口与冷却装置的进口连接,以向其输入冷却水或冷却油。选择水塔进行冷却水的提供,可使得水压或油压比较稳定。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还包括有储水装置,其与冷却装置的出口连接。其用于收集经过加热后的冷却水或冷却油,以备其他使用。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加热装置通过螺拴与冷却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液压油缸的柱塞上端设置为T形,冷却装置下端设置有凹槽,其与柱塞的T形端连接。进一步的,两者的连接方式属于金属与金属的连接,如此,可使得两者的连接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在加热装置和液压油缸的柱塞之间增设冷却装置,使得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作用于柱塞之上,也就避免了柱塞在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后变形或受热膨胀而导致液压油缸报废的问题。
另外,加热后的冷却水或冷却油被收集使用,还可进一步的节约了资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业界使用的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加热设备100,其包括有液压油缸110,其柱塞112上设置有冷却装置120。冷却装置120的上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30。
其中液压油缸110的柱塞112的上端设置为T形,冷却装置120下端设置有凹槽,其与柱塞112的T形端连接。而加热装置130则是通过螺拴与冷却装置120连接。
进一步的,本较佳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120为一个使用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有用于收容冷却水的收容腔(未图示)以及与收容腔连接的用于输入冷却水的进口122和出口124。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很容易想到使用冷却油替代冷却水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输入的冷却水是由水塔(未图示,其可以是业界已知的各种水塔)提供的,其为水塔的输出口与冷却装置120的进口122相接,进而向其提供稳定流量的冷却水。
进一步的,冷却水输入到冷却装置120内后,会吸收加热装置130产生的热量,从而使得加热装置130不会对液压油缸110的柱塞112产生加热作用。也就使得液压油缸110的柱塞112不会受热变形或受热膨胀,从而延长了液压油缸110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龙,未经王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