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取样网的下潜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8353.5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忠;张勋;冯春雷;许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取样 下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物取样网用的下潜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时,采用取样网采取海洋中的生物样品。取样网一般采用增加重力(沉子)的方式使网具下沉。但是,增加重力的方式会使整顶网具的重量上升。在流急水深的地方作业还会因为下沉作用力小而不得不大大增加沉力或松放更长的曳纲长度。浪费作业时间及增加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海洋中层取样网的下潜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框架、钢板、拖曳板组成,其特征是下潜器的框架采用直径25mm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管壁厚度1mm,在框架迎流面焊接不锈钢板作为导流板,导流板由2块中间拱起的机翼形板组成,两翼之间的夹角为150度,并与水平面形成20度冲角,机翼形板两端铰连两块三角形的拖曳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重量轻,下潜稳定,不会失速,比起传统的沉子可以起到缩短曳纲的作用,特别是在水深流急的地方使网具下沉到需要作业的深度,并且拖速、流速的改变对其作业深度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下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的是下潜器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取两翼的翼展总长度与取样网的下端的长度相等。下潜器的框架3(图1)采用直径25mm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管壁厚度1mm以上,其作用是加固装置,使其达到强度,并支持导流板形成所需的角度(见图2)。在框架迎流面21(图2)焊接不锈钢板作为导流板1(图1),水流与导流板面形成一定的冲角,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下潜力。导流板由2块中间凸起机翼形板组成,两翼之间的夹角为150度,并与水平面形成20度冲角(上反角)。每块机翼形板的长宽比为6,机翼形板的迎流面弯曲曲率为15%,在两翼的两端采用铰链式连接正三角形拖曳板2(图1),拖曳板厚度为4毫米,中间为减轻孔。拖曳板底边与机翼形导流板的宽相等,拖曳板顶端打三个直径12毫米的拖曳孔4(图1),以便联接叉纲及调整冲角在设计的冲角下产生下潜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软件会员卡及优惠券派发系统
- 下一篇:水力工况实验及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