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与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传递的支付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8628.5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孟宏文;朱俭秋;才华;何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8 | 分类号: | G07F7/08;G07F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谭祐祥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设备 进行 信息 交互 传递 支付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卡支付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将多张银行卡集中在统一装置中并进行支付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银行卡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采用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现有的支付方式分为现场支付模式和远程支付模式两类。现场支付模式中,持卡人在实体商户店铺选择商品或服务,进行实体银行卡刷卡消费完成面对面交易;远程支付模式中,持卡人通过电脑终端浏览在线商城选择商品或服务通过在线银行资金划拨完成非面对面交易。与传统的POS支付相比,网上支付和手机支付这种新兴支付方案在渠道拓展上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都存在一些弊端:
1、持卡人随身携带并管理若干张银行卡和行业卡,支付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卡片进行交易,携带、管理、选择多张卡片非常繁琐和不便利。
2、持卡人刷卡支付过程中,磁道信息等敏感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监听和窃取;
3、现有银行卡卡片存储信息过于单一,不便于发卡银行对持卡人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4、单重密码保护,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5、网上银行大多采用USB-KEY、IE证书加口令卡、下载文件证书等保证支付安全性,交易过程使用银行卡卡号,不需要实体卡片中的磁道信息,无磁交易存在着安全风险隐患;
6、每张用于远程支付的银行卡都需要分别在柜面开通网银业务,并涉 及到银行卡支付密码、网银支付密码、查询密码等多个密码,给持卡人带来诸多繁琐和不方便;
7、不同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所对应的证书形式不同,操作形式非常不统一,给持卡人的使用、管理带来繁琐和不便利。
对于手机支付,采用的技术方案种类很多,主要的缺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目前大多数手机支付仅仅是网上支付的延伸——把有线网络拓展到了无线网络,所以在安全性和流程操作方面,同样存在着上述网上支付的不足,诸如各个银行有不同的操作流程、在没有磁道信息的情况下持卡人的验证问题等。
2、手机操作系统版本多种多样,各种硬件接口也无法统一,导致在手机上安全存储支付信息难度较大,比如目前通过金融智能卡来加密存储银行卡信息的技术,虽然可以解决上述安全性问题,但金融智能卡与手机之间存在适配性问题,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硬件接口需要不同的金融智能卡相适应,这样对于一张存储了银行卡信息的金融智能卡,一旦换手机将有可能无法再使用,这就大大增加了手机支付的局限性,成为推广手机支付的一大障碍。
可见拥有多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并且需要经常携带众多的银行卡十分不便,需要一种能集中管理各种银行卡的统一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传递的的支付工具,采用基于蓝牙、USB接口以及非接触式无线接口的标准扩展件作为多张银行卡账户信息的安全载体,从而取代银行卡完成支付,整个过程采用一系列加密、解密、认证等手段保证敏感信息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为持卡人提供了更加方便、安全、快捷的支付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与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传递的支付工具,其中,所述支付工具包括智能芯片,与智能芯片相连的蓝牙模块,以及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付工具内置有非接触式线圈,所述非接触线圈与智能芯片相连,用于以无线方式与增值POS机具进行银行卡信息交互传递。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付工具还包括一USB转换模块,与所述智能芯片相连,用于与电脑USB接口相连接以进行支付工具与电脑之间的银行卡信息交互传递。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与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传递的支付工具,包括智能芯片和至少一个外接通信接口,通常是蓝牙无线接口,USB接口或者非接触式无线接口,及划分为若干区域的存储区域,区域之间逻辑上互相独立,分别由各自的加密密钥进行控制。卡片级别安全应用及控制密钥等信息放于安全控制存储区;银行卡存储区可以安全加密存储多张银行卡账户信息;扩展存储区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提供很强的拓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装载电子现金账户、行业卡信息、交通卡信息以及门禁卡等多类型应用,还可以划分一个独立的区域专门用来存储个人数据信息。
采用本支付工具通过外接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完成其内部存储的银行卡的支付过程,与现有的其他支付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