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8633.6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兴;刘明华;陈家昶;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8 | 分类号: | B22D4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浇铸 保护装置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中的模铸浇铸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中将钢液浇铸凝固成形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连铸和模铸。模铸生产的方法虽然较之连铸具有收得率低的缺点,但其具有设备投资成本低,方法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有一些特别钢种,当无法采用连铸方法生产(浇铸难度高,质量达不到要求等)时,模铸提供了生产的保证。但是相对于连铸可以采取全封闭保护浇铸的优势而言,在模铸生产时提供氩气保护、防止二次氧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模铸生产中,钢包水口到浇铸中注管(采用下注法)或钢锭模(采用上注法)上沿之间有一段距离是钢流裸露在空气中的,如何保护好这段钢流,避免其产生二次氧化,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现在较多的是采用吹氩保护的手段,在钢流和空气之间形成氩气保护气膜,避免空气与钢水的接触氧化。目前的氩气保护装置,大多是在中注管上加装一个耐火材料制作的氩封圈,在浇铸时形成气雾,这类方法,保护范围较窄,氩气流量小,则仍然不能避免二次氧化,氩气流量大了以后,容易产生气体(氩气)卷入钢流,在铸锭凝固过程中可能形成皮下气泡,并且氩气流量大了以后,由于氩气流的强制流动过快,对裸露钢流的吸热严重,钢水温降过快,形成结瘤。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氩气流,充分有效的避免二次氧化,同时又不影响浇铸,是氩气保护装置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CN02266115.8公开一种模铸全封闭氩气保护浇注装置,在钢包和中注管中间使用连接套筒,在套筒内腔上部和支撑套筒的环型托架上吹氩保护,较好的改善了浇铸中氩气保护的条件。但是该方法由于金属环型托架的吹氩位置,距离出套筒后裸露钢流的位置较远,而且由于其扁平的结构,气流的方向控制不稳(如前所述,氩气流量不能太大),故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使得高温钢液从钢包底部水口浇铸入中注管浇口时,处于良好的全封闭氩气保护浇铸条件下,从而避免了在铸流裸露时发生二次氧化,提高了钢液的纯净度和铸锭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设置于钢包水口与浇铸中注管之间;包括:固定支架;保护套筒,呈一下大上小的锥形,与固定支架相连接,其上端口套设于钢包水口外侧,其上、下端口各连接有一环形通气管,两通气管通过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通气管管壁向下开设有若干出气孔;进气管,连接于固定支架下方,一端通入氩气,另一端与所述保护套筒下端口的通气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保护套筒的锥度与浇铸中注管外沿相切。
又,所述保护套筒下端口通气管的出气孔数量大于上端口通气管:为了充分保证对裸露钢水的密闭保护,保护套筒下端口通气管的出气孔氩气流量要大于上端通气管的流量,以保证下口对裸露钢水的完全保护。通过对上氩气管和下氩气管管壁出气孔的数量控制,令上氩气管与下氩气管出气孔数量比为1∶(4~5),即上氩气管与下氩气管的氩气流量约为1∶(4~5),配合的氩气流量为20~40Nm3/小时,以保证充分的氩气保护,密闭钢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通过控制氩气流沿保护套筒内壁向两侧导流,使氩气流股冲击在浇铸中注管喇叭口上沿,完全覆盖钢包水口与浇铸中注管之间未连接的空间,隔绝裸露钢流与空气接触,避免了在铸流裸露时发生二次氧化,使得氩气保护的效果大大增强。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保护效果好、钢水的纯净度高、气体含量少的特点,并且装置结构简单,可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氩气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氩气保护装置中通气管出气孔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氩气保护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铸浇铸的氩气保护装置,设置于钢包水口1与浇铸中注管2之间,包括:固定支架3;保护套筒4,呈一下大上小的锥形,外侧壁与固定支架3相连接,其上端口套设于钢包水口1外侧,其上、下端口分别连接有环形通气管401、402,通气管401和通气管402通过一连通管403相连通,所述通气管401、402的管壁分别向下开设有若干出气孔4011、4021;进气管5,连接于固定支架3下方,一端通入氩气,另一端与所述保护套筒4下端口的通气管40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