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8814.9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强;冯欣华;杨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0 | 分类号: | B66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07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管机 底盘 应急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吊管机在工作时,一般采用成组作业,由于起吊大型的长管道,吊管机的制动对保证作业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吊管机的底盘一般采用液力机械传动,现有的吊管机液压制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液压泵1、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和制动助力器4,液压泵1、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制动助力器4形成一制动回路,在该制动回路中,液压泵1为动力源,提供动力,压力油经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进入制动助力器4进行制动。但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吊管机底盘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当发动机出现意外熄火情况下,液压泵停止工作,制动液压系统失去压力,单靠司机脚踏制动,力度无法达到相应的制动力矩要求,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以解决现有吊管机在意外熄火情况下,不能有效制动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包括液压泵、转向阀、制动器连动阀和制动助力器,所述液压泵、转向阀、制动器连动阀、制动助力器之间形成一制动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还包括一应急动力源,所述应急动力源与转向阀连接,所述应急动力源连接一控制开关。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应急动力源为蓄能器。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一设置在吊管机驾驶室的应急按钮和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动回路中增设一防止反向流动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液压泵和制动助力器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与应急按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系统制动回路中增设应急动力源的技术方案,当发动机意外熄火时,该应急动力源启动提供动力,保证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制动的能力,以满足现场要求,消除故障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吊管机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一种吊管机底盘应急制动系统,包括液压泵1、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制动助力器4和应急动力源。转向阀1还与转向离合器7连接。制动助力器4可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助力器有2个。
液压泵1通过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与制动助力器4连接,液压泵1、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制动助力器4之间形成一制动回路。当液压泵1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运作,提供动力源,压力油经转向阀2、制动器连动阀3进入制动助力器4进行制动。确保该制动回路正常工作。
为了防止发动机意外熄火时,制动回路失去动力源,不能有效制动,在该制动回路中增设一应急动力源,该应急动力源与转向阀2连接,在吊管机的驾驶室内增加一个控制开关,应急动力源与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开关控制该应急动力源的开闭。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应急动力源为蓄能器5。控制开关包括一设置在吊管机驾驶室的应急按钮(图中未标示)和第一电磁阀6。蓄能器5可采用气囊式蓄能器或者活塞式蓄能器。气囊式蓄能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可以达到32Mpa,最大气体容积可以达到150L。活塞式蓄能器主要适用于大流量蓄能的液压系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一般说来,蓄能器提供的动力源应至少确保整个制动系统制动5次。
蓄能器5通过第一电磁阀6与一应急按钮连接。为了防止液压泵停止工作时,制动助力器内的压力油回流至液压泵,在液压泵和制动助力器之间安装第二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8与应急按钮连接。
当发动机意外熄火时,操作人员按下应急按钮,通过第二电磁阀8切断制动助力器与液压泵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电磁阀打开,蓄能器启动,提供动力源,保证制动助力器在短时间内保持有效工作。同时蓄能器在制动回路正常工作时还能起到稳压、吸收振动等作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船龙门起重机新型上小车吊钩横移机构
- 下一篇:耐磨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