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楞辊加热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8885.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楞 加热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辊,尤其涉及该瓦楞辊的加热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瓦楞辊都必须通过加热才能使纸板经过后形成瓦楞形状,现有技术中的瓦楞辊一般以电加热、油加热、蒸汽加热三种形式(参照GB/T1447.1-2000瓦楞辊标准4.2),其中蒸汽加热因成本低、热源稳定、安全性能好而长期普遍为客户接受使用。
由图1可见:瓦楞辊的蒸汽加热是通过将压力蒸汽1通过轴头5引入辊筒内腔6由内而外,对辊体2传热,瓦楞辊在运行时,原纸与瓦楞辊进行连续热交换,蒸汽释放热量后变成冷凝水,存积于辊体内腔,再由蒸汽压力将冷凝水经虹吸管4连续排除;而虹吸管由于结构特点必须与瓦楞辊内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在整个辊体内腔以一个点的位置存在,又同安装精度、制造精度控制的难度等各种问题无法即时彻底地将冷凝水排出辊体,于是在内壁形成一层液体水膜。
这样就存在的问题,一是无法彻底及时排除冷凝水,阻碍蒸汽的传热效率、使瓦楞辊不能有足够稳定的温度,生产出的纸板瓦楞成形不佳;二是瓦楞辊停止运转时,因虹吸管内壁的距离无法排尽冷凝水,冷凝水存在整个辊腔底部,形成瓦楞辊上下部温差而变形弯曲,从而导致瓦楞辊重新运转生产时产生一段纸板废品,直到整个瓦楞辊辊体逐渐受热均匀,复原消除变形后才能生产正常,由于纸箱厂的停机频率相当频繁,导致其累计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瓦楞辊加热排水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轴头以及与轴头相接的筒体;在所述的筒体内腔壁上设置直线凹槽以及与直线凹槽相连的、在筒体内腔壁前部的环形凹槽;一根虹吸管的一端与环形凹槽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由冷凝水而引起的传热效率及辊体变形造成的纸板产品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瓦楞辊加热排水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0;本体10包括:轴头103以及与轴头103相接的筒体105,在所述的筒体105内腔壁上设置直线凹槽107以及与直线凹槽107相连的、在筒体105内腔壁前部的环形凹槽106;一根虹吸管108的一端与环形凹槽106接触。
本实用新型压力蒸汽101沿轴头103孔道进入筒体105内腔对辊体加热,形成的冷凝水经直线凹槽107回流到环形凹槽106,再通过虹吸管108排出,完成整个蒸汽进入辊筒内腔的加热再经虹吸管排出冷凝水的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瓦楞辊加热形成的冷凝水自然吸附在辊体内腔再由虹吸管排出的简单结构,而是通过在辊体内壁上设置直线凹槽,使瓦楞辊在运转时,由于凹槽使冷凝水无法在内壁形成阻热的水膜,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增加了热交换面积;又通过压力蒸汽将冷凝水通过直线凹槽回流到环形凹槽,再通过虹吸管彻底将冷凝水排出辊体,从而又解决了因冷凝水存积在整个辊体内而引起停机状态下瓦楞辊变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松瓦楞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性笔
- 下一篇:电加热模具及带电加热模具的油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