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8950.8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飞;杨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27 | 分类号: | F16D6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状态 电磁 制动器 制动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电磁制动器动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器是最为常用机械制动器,通过电磁力的作用控制机械摩擦盘的离合实现旋转部件的制动控制,电磁制动器安装于电机的转轴或旋转装置上,实现快速制动或准确定位。
目前,普通的电磁制动器制动器,在非工作状态下,通常处于制动状态,使与其连接的旋转部件,如电机的转轴无法随意转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吊塔的转臂,在非工作状态下,如也不能转动,则将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吊塔的转臂,设置在吊塔的顶端,当其非工作状态时,如果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风力增大,如转臂不能够转动,则可能导致吊塔的倾倒,十分危险。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将是有关部门所十分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满足有关部门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包括设有罩盖的安装座、支架、杠杆、连接杆、复位主弹簧、推杆、复位弹簧和与电源相连接的限位机构;
所述的安装座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一侧的安装座设有杠杆孔和推杆孔,所述支架固定在通孔的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在通孔的另一侧,其上部与杠杆相抵,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支架的端部通过销钉相连接,另一端反向延伸至安装座一侧的杠杆孔外,所述推杆插在推杆孔中,前端与所述限位机构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推杆上,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的通孔的上方,且其一端与杠杆相连接,所述复位主弹簧套在连接杆上,其顶端与杠杆相连接,下端与安装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确保在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也处于制动释放的状态,旋转部件也能够随意转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
图2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非工作状态下电磁制动器制动释放的装置,包括设有罩盖2的安装座1、支架104、杠杆4、连接杆5、复位主弹簧6、推杆10、复位弹簧11和与电源相连接的限位机构;
所述的安装座1中部设有通孔101,通孔101一侧的安装座1上设有杠杆孔102和推杆孔103,所述支架104固定在通孔101的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在通孔101的另一侧,其上部与杠杆4相抵,所述杠杆4的一端与支架104的端部通过销钉相连接,另一端反向延伸至安装座1一侧的杠杆孔102外,所述推杆10插在推杆孔103中,前端与所述限位机构相抵,所述复位弹簧11套在推杆10上,所述连接杆5设置在所述的通孔101的上方,且其一端与杠杆4相连接,所述复位主弹簧6套在连接杆5上,其顶端与杠杆4相连接,下端与安装座1相连接;
参见图1,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磁铁7、微动开关8、衔铁板9和拉簧12;
所述电磁铁7固定在通孔101的一侧,所述微动开关8固定在电磁铁7的一侧,并与电磁铁7电气连接,所述衔铁板9固定电磁铁7上,斜置在微动开关8的一侧,底部与拉簧12的一端相连接,上部与杠杆4相抵,拉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电磁铁7上;
进一步,参见图1,杠杆孔102与杠杆4之间设有密封构件402。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将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盘通过连接构件与连接杆5的下端相连接,当旋转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时,可将杠杆向上抬起,然后向内推动推杆,推杆动作,限位机构动作,衔铁板上端顶在杠杆下方,使杠杆不能下落;
由于杠杆向上抬起时,带动电磁制动器的主制动弹簧内的杠杆也向上抬起,从而使制动电磁制动器处于非制动状态,使与其连接的旋转部件,如电机的转轴能够随意转动,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只要切断装置的电源,限位机构断电复位,使制动电磁制动器恢复制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