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充气补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9263.8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正东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气 补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修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充气补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气补胎液装置都是由补胎液罐以及与补胎液罐螺纹连接的充气座组成,充气补胎液装置在使用时应首先确保充气泵开关处于关闭位置,然后将充气管与补胎液罐的进气口连接,补胎液罐的出液口与轮胎的气嘴连接,才能进行充气补胎,如有操作不当就会发生补胎液外泄。一种误操作是:充气泵在未关闭的情况下,将气管与补胎液罐的进气口连接,当接通电源后充气泵瞬间工作,补胎液罐里的补胎液就会发生外泄。另一种误操作是:未将充气管与补胎液进气口连接,提前将补胎液罐的出液口与轮胎的气嘴连接,轮胎内的残余气压就会迫使补胎液逆向回流,从进气口外泄。
目前,为了避免上述误操作,将充气泵的开关设计成清零功能,或者引入了感应回路,但因装置结构复杂,增加制造成本,使用也不方便。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液体通道不够通畅,液体罐内会累积压力而导致罐体的严重变形,会产生很大的危险。如在灌装补胎液的过程中有杂质混入或者用户使用的是过期的补胎液,杂质或凝结物将无法通过轮胎气嘴,导致气嘴堵塞,也会产生很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充气补胎装置,它可以不考虑各接头的连接顺序,如何误操作都不会发生补胎液的外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而且装置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补胎液外泄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充气补胎装置,包括补胎液罐、基座,其特点是基座上设有气液转换室,气液转换室内设有出气管、进液管,底部设有进气管、出液管、限压阀;出气管套设在进液管内与进气管连接,其连接处设有限压阀;进液管与出液管连接,其端口套设滤网、隔离帽;补液罐与基座螺纹连接。
所述进液管端口上设有卡接滤网的止口。
所述滤网为环状,外圆设有折边,滤网套设在进液管的止口上与进液管外壁同一柱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误操作也不会使补胎液外泄,使用更加安全、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液转换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补胎液罐1、基座2,基座2上设有气液转换室4,气液转换室4内设有出气管6、进液管5,气液转换室4底部设有进气管8、出液管3、限压阀10;出气管6套设在进液管5内与进气管8连接,限压阀10设置在出气管6与进气管8的连接处;进液管5与出液管3连接,进液管5的端口套设滤网18、隔离帽9;限压阀10由垫片13、阀盖14、压簧15、螺杆16、阀体17组成,螺杆16上设有通孔20;阀体17为管状,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在气液转换室4的底部与进气管8固接;将垫片13、阀盖14、压簧15依次套设在阀体17内并由螺杆16与阀体17的内螺纹连接;补胎液罐1与基座2螺纹连接。
参阅附图2,基座2上设有气液转换室4,气液转换室4为设有内螺纹7的圆形端盖,其内设有出气管6、进液管5,底部设有进气管8、出液管3、阀体17,出气管6套设在进液管5内与进气管8连接,阀体17设置在出气管6与进气管8的连接处与进气管8固接,进液管5端口上设有卡接滤网18的止口11。
参阅附图3~附图4,滤网18为环状,其材质为金属,外圆设有折边12,滤网18套设在进液管5的止口11上与进液管5的外壁同一柱面。
参阅附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安装的: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金属滤网18套设在进液管5的止口11上,装配后的滤网18与进液管5的外壁同一柱面。隔离帽9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塑材料制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隔离帽9套设在进液管5端口上,并将滤网18包裹在内。限压阀10由垫片13、阀盖14、压簧15、螺杆16、阀体17组成,将垫片13、阀盖14、压簧15依次套设在阀体17内并由螺杆16与阀体17的内螺纹连接。补胎液罐1与基座2之间设有垫片19密封,补胎液罐1与基座2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正东,未经高正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过滤器用滤芯
- 下一篇:一种湖泊富营养化藻水永磁分离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