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9397.X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其华;任洪娟;张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3/74 | 分类号: | F16D3/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缸小型发动机的柔性联轴器。
背景技术
在单缸小型汽油机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中,由于单缸发动机自身震动很大的特点,使其在运转过程中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不能很好的保持对中,而且由于不能很好的保持对中造成扭转力很大。现在市场上常用的联轴装置如万向联轴器可以起到补偿两轴的角向偏移作用,但是减震作用有限;而带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中间虽然有减震的弹性元件,但是外壳等都是刚性元件,当震动很大时,对中性和抗扭转的性能却均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联轴器,解决现有联轴器减震效果不好,当外力震动大后联轴器的对中性和抗扭转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联轴器,其特征是:包括与输入轴1和输出轴2分别键连接的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在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之间为弹性尼龙圈5,所述弹性尼龙圈5一侧与输入法兰3固定,另一侧与输出法兰4固定。
所述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为相同规格大小的法兰,与弹性尼龙圈5采用螺栓6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尼龙圈5内侧与螺栓6连接处有盘形垫片7。
所述盘形垫片7左右各一个,截面大于等于法兰与弹性尼龙圈5的接触面截面积,厚度大于等于5mm。
所述螺栓6为四个,围绕输入输出轴心呈对称分布。
所述弹性尼龙圈5使用阻尼性能和承载力强的尼龙材料制作。
所述弹性尼龙圈5的厚度大于等于2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将弹性尼龙圈作为柔性连轴装置,在保证传动的同时,可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保证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瞬时角速度不变,同时传递扭矩可以大大增强,对于由于发动机输出轴(即联轴器的输入轴)由于运转产生的震动,具有明显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对于减小对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对中性的要求也有明显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尼龙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法兰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2-输出轴,3-输入法兰,4-输出法兰,5-弹性尼龙圈,6-螺栓,7-盘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柔性联轴器,包括与输入轴1和输出轴2分别键连接的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在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之间为弹性尼龙圈5,所述弹性尼龙圈5一侧与输入法兰3固定,另一侧与输出法兰4固定。
所述输入法兰3和输出法兰4为相同规格大小的法兰,与弹性尼龙圈5采用M8或M10高强度螺栓6固定连接。螺栓6采用四个,围绕输入输出轴心呈对称分布。为保证弹性尼龙圈5的传动可靠,须保证螺栓6伸出弹性尼龙圈5应足够长度,并能压紧。
所述弹性尼龙圈5内侧与螺栓6连接处有盘形垫片7。所述盘形垫片7左右各一个,为保证连接可靠及传力均匀,所使用盘型垫片7必须要有足够承压面积,截面大于等于法兰与弹性尼龙圈5的接触面截面积,厚度大于等于5mm。盘形垫片7可以使用钢制元件增加其承受力。
所述弹性尼龙圈5使用阻尼性能和承载力强的高强度尼龙材料制作,必须具有强度大、耐磨、耐霉烂、耐高温等条件,且整个弹性尼龙圈5厚度均一,一般要求大于等于20mm。可以使用厚度为10mm的弹性尼龙带绕两圈或多圈固定进行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联轴器在输入轴1与输出轴2之间采用弹性尼龙圈5作为中间部件,可以形成很好的柔性传动,对于由于输入轴1引起的偏心等问题可以解决,而且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大大增强。而且结构紧凑,制造简单,成本低,在输入轴1急停、急起等情况下,还可以承受大的扭矩而不会产生附加的变形。
实验中,以10mm的弹性尼龙带绕两层固定作为弹性尼龙圈5制作的联轴器,当发动机轮速达到4000转时,本联轴器可以抵抗20~30N.m的扭矩。可以应用于减震要求比较高,要抵抗大的扭转力的场合,类似单缸小型发动机和测功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精确控制红外探测范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防盗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