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480.7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杨顺为;黄作兴;胡俊超;张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8 | 分类号: | F16K1/228;F16K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325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偏心 金属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密封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普通软密封蝶阀已满足不了工业上的需求,为此已研发了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而双向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则是目前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发展、演化过程中密封功能较佳的一种。
如图2所示,目前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主要存在三个偏心,即蝶板1的密封面11与阀体中心O1存在偏心距A,阀杆回转中心O2相对于阀体中心O1存在偏心距B以及斜锥偏心角C。对于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来说,由于正向压力的作用,蝶板1与阀座3越压越紧,而实现正向零泄漏。另一方面,在反向压力的作用下蝶板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并且现有的阀座为固定式的,该变形使得蝶板1的密封圈12与阀座密封面产生分离的趋势,导致两者的结合压力低于必需的密封比压,这就是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反向密封容易泄漏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可以补偿反向密封时蝶板的位移,使阀座在蝶板产生不利于密封的变形的情况下,阀座密封面能在反向压力的作用下紧紧贴着蝶板的密封圈,达到反向零泄漏,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双向零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结构,可以减小蝶板关闭时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之间的冲击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结构,可以对阀座的浮动距离进行调节以补偿蝶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结构,可以使蝶阀应用于达到425℃的高温场合。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结构,可以在不拆卸阀体的情况下实现密封部件的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阀座结构,所述阀座结构包括蝶板,所述蝶板连接于一阀杆并可随所述阀杆转动;还包括一阀座,所述阀座设于阀体上,在关闭状态下,所述蝶板密封面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上固定有对开压圈,所述对开压圈沿着阀体内周设置以与所述阀座相对;所述阀座嵌入在所述对开压圈与一阀体突缘之间,在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突缘接触的顶面之间设有弹簧,这样所述阀座可在所述对开压圈和所述阀体突缘所限定的空间内浮动。
较佳地,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填料,一填料压圈连接于所述阀座底面上以将所述填料保持在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
较佳地,在所述对开压圈上还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突出于所述对开压圈与所述阀座的接触的表面。
较佳地,所述调节螺钉与连接于所述阀座底面上的所述填料压圈接触。
较佳地,所述蝶板密封面上设有密封圈,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由于采用了浮动阀座,使阀座在关闭状态下可在阀体与对开压圈之间上下浮动,一方面可以减小蝶板的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之间的冲击和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在蝶板因反向压力作用而产生不利于密封的变形时,补偿蝶板的变形,使阀座密封面在反向力的作用下紧紧贴着蝶板,浮动的阀座使得反向密封灵活可靠,从而实现双向零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剖视示意图,该蝶阀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
图2是图1所示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剖视局部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以及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更清楚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剖视示意图,该蝶阀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如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了解的,目前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阀座一般为固定式,当蝶板受到反向压力的作用下,蝶板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该位移使得蝶板的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产生分离的趋势,且由于阀座是固定的,导致蝶板的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两者的结合压力低于所需的密封比压,而发生反向密封泄漏。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浮动的阀座结构,以补偿反向密封时蝶板的位移,使阀座在蝶板产生不利于密封的位移情况下,阀座密封面能在反向压力的作用下紧紧贴着蝶板的密封面,实现反向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南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桩机立轴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