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开关柜电缆室门的电磁闭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873.8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凌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1H9/2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11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开关柜 电缆 电磁 闭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闭锁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额定电压40.5kV及以下高压开关柜电缆室门的电磁闭锁机构。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开关制造业是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虽然在高压开关柜领域,各类电气事故在使用时仍时不时发生,这和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严格按照电气安全规程操作,能有效地减少并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但对于高压开关柜的电缆连接部分进行维护修整时,必须合上接地开关,而合上接地开关前必须先验明电缆室高压无电以确保安全,如果不先打开电缆室门无法对电缆室内部进行直接验电。目前的12kV和40.5kV高压开关柜仅采用线路带电显示器对电缆室进行间接验电,根据间接验电结果来手动操作接地开关。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带电显示器环节有问题将可能出现带电误合接地开关的严重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使用中的12kV和40.5kV高压开关柜,采用线路带电显示器对电缆室进行间接验电,根据间接验电的结果来手动操作高压开关柜。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带电显示器环节有问题将可能出现带电误合接地开关的严重事故。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事故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开关柜电缆室门的电磁闭锁机构,由电磁锁、安装板、开关柜柜体、电缆室门的联锁孔及线路带电显示器组成,所述电磁锁通过安装板连接在开关柜柜体上,且电磁锁的锁舌正对电缆室门的联锁孔;所述线路带电显示器,通过辅助触点与电磁锁的励磁线圈相串联。
所述电磁闭锁机构的电磁锁励磁线圈的电源为开关柜照明电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电缆室门进行简便而可靠的电磁闭锁机构和解锁,为高压开关柜电缆室的直接验电提供一层安全措施,以防止出现误合接地开关的严重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A-A剖面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为开关柜柜体、2为电缆室门、3为电磁锁、4为安装板、5为锁舌、6为联锁孔、7为电磁锁励磁线圈、8为带电显示器的辅助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高压开关柜电缆室门的电磁闭锁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磁锁3通过安装板4装在开关柜柜体1处靠近电缆室门2的部位,电磁锁3的锁舌5正对电缆室的联锁孔6,并且锁舌5的外形尺寸稍小于联锁孔6。通过图2中电磁闭锁机构A-A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更详细地解释其每个部件的间接关系。
在图3的实施例中,电磁锁励磁线圈7动作电源由开关柜照明电源供给,线路带电显示器通过辅助触点8与电磁锁励磁线圈7相串联,起到实现指示高压电缆柜是否带电的作用,增加电缆柜柜门需打开时安全提示的功能,且通过带电显示器辅助触点8的断开与闭合,来实现对于电磁锁的控制。
在使用时,当高压开关柜电缆室在工作中带高压电时,带电显示器辅助触点8处于断开状态,因此电磁锁励磁线圈7电源不通,电磁锁3的锁舌5弹出并穿过电缆室的联锁孔6,将电缆室门2锁住;当线路带电显示器检测到电缆室不带高压电时,其辅助触点8闭合接通电磁锁励磁线圈7电源,电磁锁3的锁舌5在磁力的作用下,从联锁孔6中退出,也就解除了对电缆室门2的闭锁。此时即可打开电缆室门2并用验电器对电缆室内部进行直接验电,确认高压开关柜电缆室无电后可合上接地开关。在闭锁装置闭锁时,如果需要打开闭锁装置,也可以通过推动锁舌5,直接进行手动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