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107.3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V8/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上使用的无极调速离合器品质检测设备使用的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使用的无极调速离合器(Damper)在安装到汽车上之前,都会进行品质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目前,业界所采用的检测方式,通常是操作人员进行人工检测。其检测的范围通常包括,检测调速离合器上大小弹簧和弹簧端盖的有无、数量、漏装以及装配的质量等等。如此,以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确保安装到汽车上的调速离合器,为质量合格的产品。
但是这种人工检测的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其检测精度并不能保证,具有一定的检测不确定性。若是在检测过程中,将不合格产品遗漏,使得其安装在汽车上,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业界急需一种用于检测汽车上使用的无极调速离合器品质的检测设备,来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业界采用的无极调速离合器人工检测方式,所带来的检测的不确定性,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无极调速离合器检测设备,其工作效率较高,可实现对无极调速离合器产品的品质检测,杜绝了不良产品流入市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无极调速离合器检测设备,其包括有工作台,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待检测的无级调速离合器的送料装置。位于送料装置一端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支架,其上设置有检测用照相机,其用于为待检测的无级调速离合器进行拍照以获得待测无级调速离合器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将被输送至机器视觉技术中采用的图像分析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对输送的待测无级调速离合器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确定待测无级调速离合器是否为正品。其中涉及使用的图像检测方式是根据业界已知的机器视觉技术来进行的检测。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支架上设置的照相机,其在支架上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支架上还设置有光源装置。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光源装置设置在照相机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光源装置,其在支架上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对于检测用照相机和光源装置,采用的在支架上位置调整的方式,可以是业界已知的各种方式。例如,其可以是采用在支架上设置滑槽来调整位置,然后在用紧固螺钉固定位置的方式,来调整照相机和光源装置在支架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工作台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出料装置,以分别输出合格品和次品。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第二出料装置,分别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送料装置以及第一、第二出料装置,可以是业界已知的各种具有输送功能的装置。例如,滚动轮输送装置、皮带输送装置等等。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送料装置包括有承载装置,其用于承载待测无级调速离合器。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待测无级调速离合器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承载装置上,并且其不会在送料装置的输送过程中,由于意外因素,而从承载装置上掉落。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无极调速离合器检测设备的送料装置使用的承载装置。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载装置,其包括有弹性卡紧装置,其包括有弹性夹头以及套设在其外面的弹性筒夹。其中弹性筒夹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并可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相对其内的弹性夹头进行上下方向的往返运动,当其向下运动时,其会推动其内设置的弹性夹头的上部向外张开。使用时,待测无极调速离合器的中间通孔会套设在弹性夹头外,当需要卡紧时,动力装置会驱动弹性筒夹相对其内设置的弹性夹头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弹性夹头的上部向外张开,如此,可将待测无极调速离合器卡紧在弹性夹头上。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与弹性筒夹连接的动力装置为气缸装置。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弹性筒夹内设置有三个或以上数量的弹性夹头。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弹性筒夹内设置的弹性夹头成对称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弹性筒夹内设置的弹性夹头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