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0284.1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跃成;沈耀晟;张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李征旦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流电机 电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电机的电枢压装时需按照25kg/cm2~30kg/cm2的压力进行叠片压装(具体压力视电枢片截面积而定),如此而来电枢片叠压后的弹开力也相当之大,因此在压圈压装后需要在转轴上热套1个套圈,来控制电枢片的过分弹开,以保证压装尺寸。
现有直流电机的电枢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电枢压圈2压装于设于转轴5上的电枢叠片1的两侧,再在转轴上热套套圈3,该套圈3紧贴于所述电枢压圈2,换向器套筒4穿过转轴5设于所述套圈3旁。
如果是较大的电机,电枢片的截面积也会相应增加,那么套圈的长度和套圈的外径尺寸就需要做得很大,如图1所示,此时套圈3位置距离换向器套筒4非常得近,不但给结构设计带来了不便,而且外径很大的套圈也阻隔了通风的风路,对电机内部的通风是相当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通过在电机转轴上镶嵌并焊接环键,起到控制电枢片弹开的作用,由于环键的体积较套圈小得多,所以释放了足够的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从而改善了轴向零件的排布和轴向的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所述直流电机电枢包括穿于转轴上的电枢叠片和位于电枢叠片两端的压圈,所述压装结构包括在紧邻两压圈外端面的转轴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的一环形凹槽和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环键,并使环键的内端面紧贴于压圈的外端面上。
上述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其中,所述环键均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上述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其中,所述环键均与所述压圈焊接成一体。
上述用于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其中,所述环键可以是一段圆弧环,也可以是几段圆弧环,若所述环形凹槽中布满环键,则所述环键均首尾焊接成为一体。
为了控制电枢片压装时的弹开,一般使用热套套圈的方法,利用套圈与转轴的过盈配合的紧压力来控制弹开的力量。然而当弹开力非常大时,需要把套圈的尺寸做得非常大才能满足要求。本实用新型压装结构,将环键与转轴、压圈焊接成为整体,很好地解决了上述这个问题,并且由于环键的体积很小(主要的轴向尺寸仅为套圈的25%,相对小得多),给电机的通风散热带来很多便利,同时在结构设计时轴向排布也相对宽裕得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机电枢的压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环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所述直流电机电枢包括穿于转轴上的电枢叠片1和位于电枢叠片1两端的压圈2,本实用新型压装结构包括在紧邻两压圈2外端面的转轴5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的一环形凹槽6和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6内的环键7,并使环键7的内端面紧贴于压圈2的外端面上。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如图1所示的在转轴5上套装套圈2的压装结构,改而在转轴5上车出一条环形凹槽6(注:不能车得太深会影响转轴强度),参见图2和图3,将4段环键7(环键外径Φ260,内径Φ200,长度15mm,轴直径Φ220)分别嵌入环形凹槽6内,并进行焊接加固。
具体焊接方法见下:
①电枢压装时,在图2中的A处将环键7与转轴5用电焊法加固;
②电枢压装后,在图3中B处将4段环键7焊接成为整体;
③电枢压装后,在图2中C处将环键7与压圈2用电焊法加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转轴由于车槽后的应力集中问题以及机械强度问题,遂将环键7嵌装后与转轴5、压圈2焊接成为一体。这样就很好得控制了电枢冲片的弹开,并且由于环键7的相对体积小得多,从图2中亦可看出电机的通风风路得到了很好的释放,轴向的尺寸变得相当的宽裕。
在一般情况下,环键的使用都是分成若干小段,然后视具体情况单个或多个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