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0674.9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磊;范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耳蜗 刺激 电极 硅胶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浇注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为解决人工耳蜗内植入系统的电刺激装置——电极联产品制作而专门设计的电极硅胶浇注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多道人工耳蜗(又名:仿生耳、电子耳蜗、耳蜗植入)是听觉科学、信息工程、医学、听力学、生物医学、电子学、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科学相结合的跨多学科的现代高新技术产品。它是根据人耳的听觉生理机制,利用电刺激的方法恢复全聋人听觉的唯一有效装置。
多道人工耳蜗内植装置是整个人工耳蜗的关键部件,终身植入于人体内。人工耳蜗刺激电极实际上是一线性排列的电极束,它由电极载体和多个电极组成,前者常为硅胶类生物兼容材料,软而富有弹性。通常,电极束经由体内圆窗附近的耳蜗造口插入耳蜗鼓阶,以便电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其外周末梢,达到恢复听觉的目的。
由于人的耳蜗形如螺丝壳,展开长度为27mm左右,耳蜗口直径φ1.2mm,耳蜗底直径φ0.4mm,因此刺激电极植入于人的耳蜗内必须考虑①植入时,刺激电极的导向性要好,②阻尼要小,电极植入时在耳蜗内能顺利推进,③不能有残留的空气,④生物相溶性要好。要求加工完成的刺激电极产品表面光滑,电极载体浇注密实,无毛泡,电极端头具有导入半球头。由于刺激电极本身直径微小、细长,电极载体硅胶是半流体粘结剂,流动性并不理想。因此采用一般模具时,会在封装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脱模时,也经常拉伤电极产品的表面;并且导入半球头加工很难;很难一次性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多道人工耳蜗刺激电极在生产加工中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成形模具,该浇注成形模具不但脱模容易,而且能够一次成形人工耳蜗刺激电极,并且形成的人工耳蜗刺激电极表面光滑、无气泡、飞边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包含第一硅胶浇注模仁、第二硅胶浇注模仁以及第三硅胶浇注模仁,该三个硅胶浇注模仁顺序定位,形成第一硅胶浇注空腔,另外,所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还包含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硅胶浇注模仁的收容空腔的定位套。
所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在使用时,用以形成第一硅胶浇注空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硅胶浇注模仁的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覆层。
所述收容空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弓形。
所述定位套具有A支撑面和B支撑面。
所述A支撑面和所述B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所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还包含旋紧支架和用于联接所述定位套和所述旋紧支架的固定螺丝,该旋紧支架上设置有螺钉,该螺钉与一滑块配合使用。
所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还包含第四硅胶浇注模仁,该第四硅胶浇注模仁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硅胶浇注模仁共同构成第二硅胶浇注空腔,该第二硅胶浇注空腔与所述第一硅胶浇注空腔相连通。
所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于使用时,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硅胶浇注空腔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硅胶浇注模仁的表面还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覆层。
所述第一硅胶浇注空腔为直筒形和锥体形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硅胶浇注空腔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定位套定位第一、第二和第三硅胶浇注模仁,能提高该三个硅胶浇注模仁所形成的第一硅胶浇注空腔的精度,从而提高所形成的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四硅胶浇注模仁,能一步成形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简化了工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套上设置两个支撑面A和B,使模具可以旋转,从而能减少气泡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时,在第一硅胶浇注空腔和第二硅胶浇注空腔的表面涂敷聚四氟乙烯涂覆层,能使脱模容易,形成的人工耳蜗刺激电极表面光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优点作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硅胶浇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硅胶浇注模具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1.定位套 11.收容空腔
12.第一硅胶浇注空腔 13.第二硅胶浇注空腔
2.第一硅胶浇注模仁 3.第二硅胶浇注模仁
4.第三硅胶浇注模仁 5.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标治具
- 下一篇:一种电工套管自动去毛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