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945.0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韩福靖;史敏杰;周宝迪;冯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迪克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20 | 分类号: | B64D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体 拉烟器贮液箱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燃料配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
背景技术
液体拉烟器是飞机飞行表演时,用来显示飞机飞行轨迹的一种装置。飞行中的飞机所携带的液体拉烟器,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在压缩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将拉烟液从贮液箱内喷出,经飞机发动机尾气雾化,形成烟雾带。倒飞机构则在飞机做翻滚动作时能保证连续拉烟,从而达到预先设计的视觉效果。
虽然,在原有拉烟器的倒飞舱内,有倒飞机构,在理论上可以做到飞机在倒飞、侧飞时的连续吸取拉烟液。但在实际的飞行表演中,倒飞舱容积有限,只能保证飞机一段时间的倒飞拉烟,由于储液箱向倒飞舱补液的单向活门位于拉烟器的下方,倒飞时,该单向活门处于向上位置,增压气体可以通过单向活门流向倒飞舱,而拉烟液无法补充到倒飞舱。经过较长时间的倒飞、侧飞后,大量气体滞留在相对封闭的倒飞舱内,而拉烟液没有补充进倒飞舱,再做倒飞、侧飞时,倒飞机构就不能吸取拉烟液,飞机飞行轨迹也就无法显示,从而限制了飞机的倒飞表演时间,因此原有倒飞机构在飞机表演时无法满足设计的完美预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倒飞机构包括上半中空吸管、下半中空吸管、重球,所述的上半中空吸管固定在贮液箱顶部,所述的下半中空吸管与上半中空吸管转动连接,所述的重球位于下半中空吸管上,所述的上半中空吸管的上部设有排气孔,所述的上半中空吸管与下半中空吸管不相连的一端的端口为喷液口,所述的下半中空吸管与上半中空吸管不相连的一端的端口为吸液口。
所述的上半中空吸管、下半中空吸管的管口内径为10mm。
所述的排气孔的直径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改进后的倒飞机构,从根本上消除了液体拉烟器在拉烟过程中,由气塞而产生的倒飞时间短的现象,使得原来只能保证45秒倒飞表演时间,变成现在能保证90秒钟以上的倒飞表演时间。
该新工艺不改变倒飞机构主体结构,不削弱倒飞机构强度,也不影响倒飞机构所做机械运动的灵活性。应用于现在生产的液体拉烟器,无需成本,非常简单。即使对已投入使用的液体拉烟器进行改进,也极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一次倒飞时的正飞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一次倒飞时的刚倒飞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一次倒飞时的倒飞舱空舱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二次倒飞时的恢复正飞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二次倒飞时的倒飞舱满舱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拉烟器贮液箱的倒飞机构的拉烟器做第二次倒飞时的倒飞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迪克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迪克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机上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切削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