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连杆式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394.X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方园;于艳;吴建春;郑群;叶长宏;韩月生;顾龙发;范建勇;秦波;何伟;杨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连杆 式布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带连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连杆式布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开发钢带直接浇铸技术(即带钢近终形加工技术)的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这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最早是1865年Henry Bessemer提出这一想法的(US Patent:49053)。薄带连铸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工序融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后续轧制就一次性形成工业成品,大大简化了从钢水到钢带的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使钢铁生产流程更紧凑、更连续、更高效、更环保;同时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并且生产出的薄带产品质量不亚于传统工艺。因此这一技术一旦被突破,将会给世界上整个钢铁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具体地说,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为,将热态的钢水从钢包经过中间包2和浸入式水口,通过布流器将钢水均匀布流到一个由两个相向旋转的水冷结晶辊和侧封装置形成的熔池中,经过水冷结晶辊的冷却形成1~5mm铸带,铸带经过夹送辊送入在线轧机中轧制成0.7-2.5mm的薄带,然后通过输送辊道以及冷却控制装置,然后经过卷取前的夹送辊,最后进入卷取机卷取成热轧钢带。
上述布流器在浇铸过程中起到均匀布流钢水的作用,在薄带连铸中是个关键部件,它的材质是铝碳质,以保证和熔融钢水的不浸润,在热态钢水注入之前,需要对布流器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250℃。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流器的烘烤是离线的,烘烤炉位于离双辊铸机4米处,热装时从烘烤炉中将布流器4人工吊装到熔池上方的布流器支架上,然后内壁烘烤到1250℃的中间包车开过来等待大包钢水的注入,整个过程时间较长,导致布流器的温降显著,布流器的温度过低,会使开浇时高温的钢水与之接触,在布流器的外壁结大量冷钢,严重时冷钢掉落会直接导致整个浇钢过程的失败。控制布流器的过程温降,使布流器的温降尽可能地小,是保证薄带连铸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升降连杆式布流装置,有效减少薄带连铸热装工艺时间,从而减小布流器在热装过程中的温降,有效避免高温钢水和布流器接触时易结冷钢的问题,提高薄带连铸开浇成功率;同时操作、热装方便;可以取消布流器支架;还能省去一个加热炉,大大节约场地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升降连杆式布流装置,其包括,两固定架,安装在中间包车两侧;两升降轨道,设置于两固定架上;升降连杆机构,包括,两对吊爪,其上端分别设置于两升降轨道,每对吊爪由一中心轴交叉联结;齿轮组,分别设置于两固定架内;移动滑板,一端连接齿轮组齿轮,另一端连接两对吊爪中间的中心轴;布流器,吊设于两对吊爪下端。
进一步,所述的吊爪的下端呈可从两侧将布流器的长侧面托住的水平爪型。
中间包车具有独立的液压升降机构,调节中间包车的上下位置,使布流器和分配器埋入烘烤坑中,此时布流器落在烘烤支撑架上。
所述的移动滑板为T形结构,其中间凸台的侧面为齿条结构,与齿轮组齿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2)取消了由原先人工离线吊装布流器的整个操作过程,有效减少了布流器在热装过程中的温降,减少了热装时间,避免了由于布流器温度降低形成的一系列诸如冷钢、液面结壳以及影响钢种质量的问题。
(3)可以取消布流器支架,使浇铸区域空间宽敞,易于浇铸。
(4)可以省去一个烘烤布流器的加热炉,大大节约了场地资源。
(5)利用中间包、分配器、布流器一体的烘烤加热方式,使能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烘烤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烘烤位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浇铸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浇铸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升降连杆式布流装置,其包括,两固定架1、1’,安装在中间包车8两侧;升降连杆机构,包括,两升降轨道2,设置于两固定架1、1’上;两对吊爪3、3’,其上端分别设置于两升降轨道2,每对吊爪由一中心轴6交叉联结;齿轮组4、4’,分别设置于两固定架1、1’内;移动滑板5,为T形结构,其中间凸台的侧面为齿条结构,与齿轮组4、4’齿轮配合,另一端连接两对吊爪3、3’中间的中心轴6;布流器7,吊设于两对吊爪3、3’下端。
所述的吊爪3、3’的下端呈可从两侧将布流器7的长侧面托住的水平爪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机中间包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连铸机铸辊辊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