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提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1699.0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鸥;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海鸥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箱 内腔有 变化 结构 提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琴。
背景技术
提琴由弦和音箱组成,音箱由弧形底板、弧形面板和两面侧板组成,传统的提琴,底板和面板的厚度,在薄的位置不够薄,在厚的位置不够厚,而且音箱内腔结构没有变化,造成高声部和低声部的音色、音量明显的差。有人试图将区段位置的底板和面板加厚,又造成高声部音量发不出来;或者将区段位置的底板和面板减薄,又造成中、低声部音色发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提琴,能使高声部和低声部的音色、音量明显变好,使高声部的音色明亮,有穿透力;使中、低声部的音色浑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提琴,在提琴两头的两区段,其底板和面板的厚度,由提琴的侧面向中部由薄变厚,使底板和面板的内腔形成圆弧内腔,在底板和面板的内腔中部位置上形成突起的纵向峰,在突起的纵向峰中央开有纵向圆弧切槽,在面板和底板的中央纵向位置形成最薄处。提琴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贝斯。对于小提琴,底板和面板内腔中央的纵向峰的最大厚度为20-34毫米,面板和底板上的纵向圆弧切槽的圆弧宽度为25-35毫米,底板和面板的最薄处1.5-2.8毫米。对于中提琴,底板和面板内腔中央的纵向峰的最大厚度为24--40毫米,面板和底板上的纵向圆弧切槽的圆弧宽度为35--45毫米,底板和面板的最薄处2-3.6毫米。对于大提琴,底板和面板内腔中央的纵向峰的最大厚度为30--60毫米,面板和底板上的纵向圆弧切槽的圆弧宽度为45--55毫米,底板和面板的最薄处3--5毫米。对于低音大贝斯,底板和面板内腔中央的纵向峰的最大厚度为40--86毫米,面板和底板上的纵向圆弧切槽的圆弧宽度为55--65毫米,底板和面板的最薄处5--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提琴,能使高声部和低声部的音色、音量明显变好,使高声部的音色明亮,有穿 透力;使中、低声部的音色浑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提琴主视图。
图2为图1中C-C剖视图。图中1-底板,2-圆弧,3-面板,4-纵向圆弧切槽,5-侧板。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中6-通气槽。
图4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音箱内腔有变化结构的小提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提琴的中间B区段,保持原音箱的内腔结构,给出图3的B-B剖视图。在小提琴两头的A、C两段,其底板(1)和面板(3)的厚度,由提琴的侧面(5)向中部由薄变厚,使底板(1)和面板(3)的内腔形成圆弧内腔,在底板(1)和面板(3)的内腔中部位置上形成突起的纵向峰,在突起的纵向峰中央开有纵向圆弧切槽(4),在面板(3)和底板(1)的中央纵向位置形成最薄处。小提琴的底板(1)和面板(3)内腔中央的纵向峰的最大厚度为34毫米,面板(3)和底板(1)上的纵向圆弧切槽(4)的圆弧宽度为35毫米,底板(1)和面板(3)的最薄处1.5毫米。图2给出C-C剖视图,图4给出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海鸥,未经金海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