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近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1782.8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远;吴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1S17/08;G01J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8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预防近视的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对坐姿、距离及光线亮度进行监测和警示且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预防近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视是因为长期在近距离、坐姿不正、光线暗淡下进行阅读书写引起的一种眼疾,在工作、生活上给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目前虽有较多的预防近视仪器,但基本上都是在患者近视以后的治疗或矫正,治疗时间长、费用高且效果不明显。最近虽也有一些可对坐姿、距离进行监测和警示的预防近视用品,但均存在不能调节高度和角度和不能监测光线亮度的缺陷,因此使该类产品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坐姿、距离及光线亮度进行监测和警示且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预防近视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近视的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上通过万向节连接有底座连接杆,底座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箱体的正表面上设有红外线报警器、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和感光窗口,箱体的内部设有红外线监测报警电路板和感光管,所述红外线监测报警电路板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感光管与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箱体的一端部设有箱体连接杆,所述箱体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一配重块。
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探头D1、电阻R1、R2、R3和三极管BG1,红外线发射探头D1负极接地,正极和电阻R1、R2和R3串联后接电源正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发射极和电阻R2并联,基极串接电阻R17后接集成块IC的13脚;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红外线接收探头D2、电阻R5、R6和R7,红外线接收探头D2的负极串接R4后接集成块IC的9脚,正极串联电阻R5、R6和R7后接电源负极;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是由三极管BG2的基极与探头D2的正极电联接、发射极和探头D2的负极电联接、集电极与电源负极电联接构成;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调电阻VR、三极管BG3、电阻R10、R11,可调电阻VR一端与集成块IC9脚电联接,另一端和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电联接,电阻R10、R11串接在三极管BG3和电源的负极之间,电阻R11二端并联有电容C3;所述报警电路包括音乐片、发光二极管D7,音乐片一端串接二极管D6后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另一端串接开关K2后接在电阻R23、二极管D5之间,发光二极管D7负极串接电阻R26后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正极接电源正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因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监测使用者的坐姿和与书本的距离,当使用者的坐姿和距离书本太近时,会发出警示;还能感测外界光线的强弱,当光线太暗,不利于眼睛健康时,也会发出警示;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全方位的预防近视功能,具有实用价值;
2)因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调节角度和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线监测报警电路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箱体;4、固定件;5、万向节;6、底座连接杆;7、螺栓;8、红外线报警器;9、红外线发射接收探头;10、感光窗口;11、箱体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未经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