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比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802.1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鹰;马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联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L9/32;G06K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比对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透过网际网路以对卡片进行资料比对的远程比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身份验证机100均通过一射频模组120及一安全解密模组110(SAM)以对一代表身份的卡片130进行验证。由射频模组120接收卡片130的资料后,在身份验证机100内的SAM 110直接进行身份解密及验证(如第1图所示)。由于SAM本身体积较大,制作成本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功率消耗,无法与各种可携式装置,如:手机或个人行动助理(PDA)结合。
还有,SAM,尤其是微型SAM若流入市场,将对已广泛应用SAM的安全管理产生极大的不安全隐患,黑客透过流出的SAM对系统进行破解的机率也大为增加,将导致部分伪造身份卡片的不良后果。
此外,也有将SAM与射频模组分离的设计方式,如蓝牙。区域网内一对多的方式。但蓝牙模组仍需要携带SAM与带有射频模组的使用端近距离配对。而区域网内一对多的方式,也只能在区域网内使用,无法为远端使用端服务。
综上所述,现行利用SAM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具有下列缺点:
1.一体式身份验证机具成本过高、功耗大、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笨拙,不易携带。
2.每一一体式身份验证机都要SAM,由于SAM是具有国家较高的安全密级产品,一旦大规模流入市场,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SAM与蓝牙结合以进行短距离传输的方式,将因蓝牙技术的无线传输特性使SAM非常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远程比对系统,可解决已知SAM设在使用者端所产生体积过大及低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远程比对系统,其用以识别一卡片,包含:
至少一使用者端,其包含:
一射频读卡模组,其读取该卡片后,依据该卡片内的一卡片资料,在一网际网路中传输加密识别信号;以及
至少一伺服端,其透过该网际网路与该使用者端连线,该伺服端包含:
至少一安全模组,其接收该加密识别信号,且对该加密识别信号进行解码以识别该卡片资料。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优点:
(1)此远程比对系统可通过伺服端将安全模组集中管理,可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
(2)此远程比对系统可通过伺服端将安全模组集中管理,且使用者端仅需配置射频读卡模组,可降低系统整体成本。
(3)此远程比对系统可在使用者端仅需配置射频读卡模组,由此可降低使用者端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比对系统的实施例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比对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比对系统的多使用者端解码框图。
图中:100:身份验证机;110:安全解密模组;
120:射频模组; 130:卡片;
200:卡片; 201:卡片资料;
210:使用者端; 211:射频读卡模组;
212:芯片; 213:验证码;
220:伺服端; 221:安全模组;
230:资料验证码; 240:加密识别信号;
250:加密确认信号; 260:加密资料;
300:使用者端A; 301:使用者端B;
302:使用者端C; 303:使用者端D;
310:伺服端; 311:接收物件;
312:管理物件; 320:安全模组A;
321:安全模组B; 322:安全模组C;
323:安全模组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联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江苏诚联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印机废纸屑回收装置
- 下一篇:胶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