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901.X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48 | 分类号: | D04C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9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编织 牵引 移动 保护 托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上的托轮,特别涉及一种钢丝编织机上管体丝网编织的牵引移动的保护托轮组。
背景技术
钢丝编织机利用锭子沿导向盘作正弦曲线状的圆周运动,将钢丝按一定规律编织,通过牵引装置调节速度,使钢丝在管体上编出菱形孔网状骨架层,以提高管体的整体刚度和抗压能力。
在丝网编织的生产线上,当已编织丝网的管体通过牵引达到一定长度时,会发生重力下垂,所以在管体的下部设置一滚动托轮,以承托管体的下垂重力,使管体保持平直状态移动,其中托轮对管体的直线移动作相对的滚动运动。表面弧度设计尽可能按管径的圆弧,但不能与管径达到吻合的同心圆弧。因为托轮圆弧的边缘与底部同步旋转时的线速度不一致,即边缘的线速度明显大于圆弧底部的线速度,造成管体上编织的丝网受扭曲变形,所以托轮通常制成如图1所示的下部单个稍大圆弧的托轮。图1中标号:1为丝网,2为管体,3为托轮,4为圆弧底部,5为圆弧边缘。
但在实际使用中,管体2与托轮3的接触面积仍为点状,点状的受力点使相邻的钢丝受牵连变形,因此在牵引管体2前进时,管体丝网1与托轮3的接触形成一条直线状的受力变形痕迹,由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当管体受牵引直线移动时,两托轮分别作相反方向的滚动,水平方向对称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它包括托轮,所述托轮为两个水平并列组合的托轮构成一托轮组,两托轮的凹槽圆弧合拢后与被加工的管体形成略大于管体外径的同心圆;
所述单个托轮圆弧面上设有两圈凸缘,凸缘的接触点与托轮的圆弧处形成空隙。
所述单个托轮的两圈凸缘相对位置在两托轮组合后为管体的四等分接触处。
所述凸缘的高度为单根编织钢丝的直径尺寸。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具有下列优点:
1、当管体受牵引直线移动时,两托轮分别作相反方向的滚动,水平方向对称受力均匀。
2、四圈凸缘使接触点部位线速度一致,避免丝网交叉扭力。
3、四个凸缘接触点使管体丝网受力载荷由单点变为多点,使之得到有效分解。
4、凸缘接触点直接压在管壁外交叉编织两根叠加的丝网上,凸缘的接触点与托轮的圆弧处形成空隙,便于未受压丝网蠕动变形,在特定的腔体内作相对公差范围内圆整度的整形,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传统托轮垂直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为丝网,2为管体,3为托轮,4为圆弧底部,5为圆弧边缘,6为组合托轮,7为托轮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2,图中显示了位于水平方向的组合托轮6和一被加工的管体2。
托轮6为两个水平并列组合的托轮,构成一托轮组,两托轮6的凹槽圆弧合拢后与被加工的管体2形成略大于管体2外径的同心圆。
单个托轮6圆弧面上设置两圈凸缘7,凸缘7的接触点与托轮6的圆弧处形成空隙,便于未受压丝网蠕动变形,可在特定的腔体内作相对公差范围内圆整度的整形。凸缘7的高度为单根编织钢丝的直径尺寸。
单个托轮6的两圈凸缘7相对位置在两托轮组合后为管体1的四等分接触处。四圈凸缘7使接触点部位线速度一致,避免丝网交叉扭力。
如图2中所示,凸缘7接触点直接压在管壁外交叉编织两根叠加的丝网上,四个凸缘7接触点使管体丝网受力载荷由单点变为多点,使之得到有效分解。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管体丝网编织牵引移动保护托轮组,因此保证了产品质量。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换、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电动挂墙支架
- 下一篇:管道修复用内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