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式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060.4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邓翔;曹凤;游美;邓誉;唐毅;林斌;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黄浦区新凌小学 |
主分类号: | B43K29/10 | 分类号: | B43K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式笔。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钢笔铅笔两用笔,由笔帽、笔杆、钢笔头和铅笔头所构成,铅笔头由一个粗管、一个连着粗管而端部劈开夹有铅芯的细管、套在粗管和细管连接处的弹簧、硬橡胶环、可藏于硬橡胶环内并套在细管端部可滑动的铜环,以及连着笔杆的铅笔头外壳所构成;在笔杆内部中部,横向设有一个嵌有推手的垫块,推手上端从笔杆的豁口上露出。该现有技术的笔不能在夜晚帮助照明使用,仅限于白天使用。
另一种现有技术的防伪防盗用组合式书写荧光笔,它是由笔尖和装有含有机紫外荧光配合物的无色书写墨水的贮墨管构成的荧光书写器具部分与由紫外光放电灯珠和逆变器电子线路和1.5伏直流电源和电源开关构成的紫外光辨伪器具部分及与由前部笔杆和后部笔杆和连接螺丝和笔帽构成的外壳部分组合而成。
这种现有技术的防伪防盗用组合式书写荧光笔的缺点是:
1、这种现有技术的防伪防盗用组合式书写荧光笔能写出荧光的字,但是不能起到照明作用,在夜晚使用时容易出错。
2、这种现有技术的防伪防盗用组合式书写荧光笔由于使用1.5伏直流电源,能耗大,使用不便。
3、这种现有技术的防伪防盗用组合式书写荧光笔成本高,不易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式笔,它能在黑暗中起到照明作用,节约能耗,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光式笔,包括笔;还包括发光电路。
所述的发光电路设置在笔的笔壳内。
所述的发光电路包括电池、发光二极管及开关;所述的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上述的发光式笔,其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裸露在笔壳外。
上述的发光式笔,其中,所述的开关是按钮开关。
上述的发光式笔,其中,所述的开关的按钮裸露在笔壳外部的一侧。
上述的发光式笔,其中,所述的电池是纽扣电池。
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由于设有发光电路,能在夜晚起到照明作用,耗能少。
2、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使用、携带方便,易于普及应用。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可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发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权利要求和发明内容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包括笔1及发光电路2;发光电路2设置在笔1的笔壳11内,发光二极管22裸露在笔壳11外,开关23的按钮裸露在笔壳11外部的一侧。
请参见附图2所示,发光电路2包括电池21、发光二极管22及开关23;电池21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2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级管22的负极与开关23的一端连接,开关23的另一端与电池21的负极连接。开关23可采用按钮开关,电池21可采用纽扣电池。
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电路2设置在笔壳11内,开关23及发光二极管22裸露在笔壳11外,发光二极管22设置在笔1的一端,开关23的按钮设置在笔1的侧边上,使用时,按下开关23即可接通发光电路2,发光二极管21亮起,起到照明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由于设有发光电路,能在夜晚起到照明作用,耗能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使用、携带方便,易于普及应用。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式笔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黄浦区新凌小学,未经上海市黄浦区新凌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