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212.0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平;许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邦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20131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金属 检测 电感 接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对全金属有相同检测距离的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电感式接近开关是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电磁场的接近开关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旋涡,当传感器接通电源,振荡器的线圈在开关的工作表面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开关的工作表面时,金属产生涡流而吸收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减弱,以至停止。当金属物体离开后,振荡器重新产生。振荡器的振荡及停振这两个信号由触发电路转换成开关信号,从而起到“通”和“断”的控制作用。
现有的电感式接近开关,对于不同的金属往往对不同的金属其材料特性的不同,导致了针对接近器在测量时有不同的检测距离,给检测带来一定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覆铜空芯多组线圈极大的增大了开关距离,提供了一种针对全金属都有相同的检测距离的电感式接近开关。
一种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它包括外壳、及外壳内部装置的覆铜空芯多组线圈、设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和指示灯,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接线电缆,另一端连接覆铜空芯多组线圈,所述指示灯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外壳顶盖和外壳底盖采用塑料外壳,外壳主体为金属外壳。
所述电路板的电路由LC振荡器、触发电路和输出电路串联连接构成,其中所述覆铜空芯多组线圈与线路板上电子器件电容组成LC振荡器。
本实用新型的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使用覆铜空芯多组线圈,极大的增大了开关距离,对各种金属物体的全检测都有相同的检测距离,克服了传统接近开关因其各种金属材质的不同,检测不同金属物体时,其检测的开关距离有衰减,检测距离不一致的弱点,因其不用磁粉芯线圈,可有效防止强磁场干扰,本实用新型还有结构紧凑,使用和安装方便,反应迅速、定位精确,极强的抗电磁场干扰能力,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对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一种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它包括外壳1、及外壳1内部装置的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设有电子器件的电路板3和指示灯4,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接线电缆5,另一端连接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所述指示灯4安装在电路板3上,所述外壳顶盖11和外壳底盖13采用塑料外壳,外壳主体12采用金属外壳。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电路板3的电路由LC振荡器32、触发电路33和输出电路34串联连接构成,其中所述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与线路板上电子器件电容组成LC振荡器32。在本实用新型的接近开关通电后,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与线路板上电子器件组成的LC振荡器32工作,因多组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产生磁场互相影响,在传感器的检测面31产生多个交变磁场,当检测物体靠近时,检测物体的金属体内部产生涡电流,吸收了振荡的能量,LC振荡器32逐渐停止工作。LC振荡器32的振荡与停止振荡这两个信号由触发电路33触发,由输出电路34转换成开关信号输出,从指示灯的显示即可清楚了解,从而起到“通”和“断”的控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全金属检测型电感式接近开关,不采用以往所用磁粉芯线圈,采用覆铜空芯多组线圈2极大的增大了开关距离,同时结合对外壳1的改进减少磁性干扰,对全金属如铁、铝、铜、黄铜和不绣钢等金属都有相同的检测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邦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邦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