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涡旋压缩机下支撑与壳体之间焊接间隙的钢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258.2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牟英涛;段光远;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涡旋 压缩机 支撑 壳体 之间 焊接 间隙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尤其是涉及可调整涡旋压缩机下支撑与壳体之间焊接间隙的钢销组件。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上、下支撑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到压缩机运转时的机械效率,因此,装配后上、下支撑轴承孔需要保证很高的同轴度要求;
上、下支撑装配工艺流程为:
将上支撑定位与设备夹具①——安装壳体组件——放入转子组件及塞规——将下支撑组件定位与设备夹具②——下支撑随夹具②下降至壳体内的装配位置——上支撑焊接——下支撑焊接
根据上、下支撑装配的工艺,下支撑与壳体的配合方式只能为间隙配合,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装配。下支撑在装配焊接时,主要有TIG(钨极氩弧焊)和MAG(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两种焊接方式,比较分析见下表:
装配下支撑采用MAG焊接工艺,可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焊接节拍,且控制简单;但焊接时会有大量焊渣产生;焊渣如果进入压缩机内部,会损坏电机及涡盘,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为保证焊接时,无焊渣进入压缩机内部,需控制下支撑与壳体的配合间隙;
下支撑的材质为灰铸铁,壳体材质为热轧酸洗板;因灰铸铁在焊接时焊缝及热影响区容易出现裂纹和气孔,导致焊点的力学性能降低,影响焊接强度,因此,为保证下支撑与壳体的焊接强度,需在焊接位置增加工艺钢销。
目前采用的焊接工艺销为圆柱型结构,材质为Q23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下支撑工艺孔内。从下支撑的装配工艺中可以看出,在装配时,下支撑与壳体的相对位置无法调整,其配合间隙靠工件和胎具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决定,但因壳体为薄壁结构,其精度较难控制,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无法保证配合间隙满足MAG焊接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焊接时无焊渣进入压缩机内部,并保证足够的焊接强度的可调整涡旋压缩机下支撑与壳体之间焊接间隙的钢销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杂钼粉用溶液纯化装置
- 下一篇:新型汽车发动机机体制芯中心缸筒芯冷芯盒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