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锤、镐、凿岩机工具的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300.0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贵文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B25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0 上海市宝山区淞***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凿岩机 工具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矿山开采或工程施工领域中使用的锤、镐、凿岩机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的锤、镐、凿岩机工具。
背景技术
锤、镐、凿岩机是建筑等领域普遍使用的机械工具。目前使用的锤、镐、凿岩机工具主要有气动和电动两种,气动的锤、镐、凿岩工具,其气源来自于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携带和运输都不方便,而且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噪声较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大,在多把工具共用一台空气压缩机时,还容易发生“缺气”问题,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有一定的影响。电动的锤、镐、凿岩机多以电动机为动力,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冲击动能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还发明了一些使用电磁动力的电镐工具。虽然使用电磁动力的镐工具省略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的噪声也较小,但是这类使用电磁动力的镐工具功率较小,而且电磁线圈容易过热问题,实用价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锤、镐、凿岩机工具的动力装置,它自带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推动活塞及钎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锤、镐、凿岩机工具的动力装置,包括外壳、握把和储液瓶,气缸内有活塞,活塞有回位机构,气缸与蒸汽发生器相通,蒸汽发生器连接供水机构,蒸汽发生器有电加热机构,击发机构通过行程开关与电加热机构和供水机构构成联动结构,电路开关有电源连接机构,钎杆有旋转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壁上的进气孔与蒸汽发生器相通,蒸汽发生器与活塞启动机构连接。
所述活塞启动机构为压力推杆,压力推杆连接蒸汽发生器并感应其气体膨胀的压力,当蒸汽发生器中气体压力达到设定数值时,压力推杆可推动活塞向前移动。
所述电加热机构有温度控制器。
所述回位机构由弹簧、排气管、放气阀和调节阀构成,放气阀与行程开关构成联动结构。
所述放气阀为电磁阀或为机械阀。
所述钎杆旋转装置是旋转器或气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因为,包括握把和储液瓶,气缸内有活塞,活塞有回位机构,气缸与蒸汽发生器相通,蒸汽发生器连接供水机构,蒸汽发生器有电加热机构,击发机构通过行程开关与电加热机构和供水机构构成联动结构,电路开关有电源连接机构,钎杆有旋转装置。所以,通过外加其它附件机构而构成气动锤、镐、凿岩机工具。使用了蒸汽发生器,尤其是击发机构通过行程开关与电加热机构和供水机构构成联动结构之后,用户可通过扣动扳机启动连续的打击和旋转动作。虽然,本实用新型仍使用气体推动活塞完成往复打击动作。但是,本实用新型省略了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噪声较小,结构简单,冲击能量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零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旋转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3是气动马达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气动锤、镐、凿岩机工具的动力装置,外壳14做成与传统气动锤、镐、凿岩机相似的外观,外壳14上有握把2,气缸9内有活塞10,活塞10有回位机构。回位机构可以使活塞10完成向前冲击动作后自动返回。所述回位机构由弹簧15、排气管19、放气阀20和调节阀11构成。弹簧15活套在活塞10前端上,弹簧15的一端顶在固定在外壳上的台肩端面。放气阀20与行程开关8构成电路或者机械联动结构,由行程开关8控制放气阀20的开关状态,能使工作后的废气能经排气管19排出气缸9外。调节阀11为活塞往复运动时,控制压缩腔12内空气进出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频率。击发机构为扳机23和电路开关,电路开关可以是开关22。
放气阀20可使用电磁阀或机械阀。放气阀20通过行程开关8与击发机构构成联动结构。行程开关8安装在气缸9的两端,感知活塞所处的位置。活塞从起始位置向前移动时,放气阀20处于关闭状态,活塞从终点位置附近返回时,放气阀2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气缸9内作功后的废气可通过放气阀20排出。电源连接机构为电源25和电源线24,电源25是220V交流电,或者电源25有开关电路,220V交流电经开关电路降压后为36V。电源线24连接电源25,可从外壳14中的导管穿入,对各部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贵文,未经刘贵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八珍汤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