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379.7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骆联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62 | 分类号: | B60G1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顶端 隔振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振块,特别涉及一种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的前减振器顶端与车身的连接处都配备有顶端隔振块,顶端隔振块采用橡胶结构,顶端隔振块主要起支撑整车重量、传递垂直载荷及隔离悬架的振动向车身传递等作用。顶端隔振块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等原因,因此普遍应用于中低端的汽车上。如图1所示,现有顶端隔振块包括橡胶组件11、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橡胶组件11位于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形成的空腔内,但是,由于橡胶组件1的橡胶具有阻尼小和低频下动刚度低的固有特性,因此决定了现有顶端隔振块对高速转向的响应迟缓,对冲击振动的衰减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其能解决现有隔振块存在对高速转向的响应迟缓、对冲击振动的衰减能力较差等技术问题,而且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操控性。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液压衬套和一个橡胶隔振块,液压衬套通过一个卡圈和橡胶隔振块固定,液压衬套集成于橡胶隔振块中。
优选地,所述液压衬套包括内管、第一骨架、外壳、尼龙流道、第二骨架和橡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分别位于内管的两端,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内管之间有橡胶,内管、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橡胶一起硫化成为一个液压衬套主簧,在液压衬套主簧上有上下两个环形腔室,尼龙流道安装在上下两个环形腔室上,液压衬套主簧和尼龙流道形成一个液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尼龙流道的形状为弧形,尼龙流道的中间有一个螺旋通道。
优选地,所述橡胶隔振块采用分剖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将液压衬套集成于橡胶隔振块中,形成双级隔振系统,同时利用液压衬套在低频大振幅下的大刚度、大阻尼特性,弥补了单级橡胶块振动衰减及动刚度不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进一步提高汽车的隔振效果,同时能极大提高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顶端隔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衬套主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尼龙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橡胶隔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包括内管1、第一骨架2、外壳3、尼龙流道4、第二骨架5、橡胶6、卡圈7和橡胶隔振块8,尼龙流道4和橡胶6之间有阻尼液9,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5分别位于内管1的两端,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5和内管1之间有橡胶6。如图4所示,内管1、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5和橡胶6一起硫化成为一个液压衬套主簧,在液压衬套主簧上有上下两个环形腔室。液压衬套主簧和尼龙流道4给合,即尼龙流道4安装在上下两个环形腔室上,这样液压衬套主簧和尼龙流道4形成一个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连通上下两个环形腔室,液压衬套主簧和尼龙流道4给合后再和外壳3封装成一个液压衬套,即如图3所示,内管1、第一骨架2、外壳3、尼龙流道4、第二骨架5和橡胶6构成液压衬套。液压衬套内部灌入阻尼液,阻尼液通过上下两个环形腔室和尼龙流道4组成一个回路。液压衬套装入橡胶隔振块8的空腔内,即液压衬套集成于橡胶隔振块8中,然后液压衬套通过卡圈7和橡胶隔振块8固定,这样组装成一个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该液阻复合式顶端隔振块是双级隔振结构。
如图5所示,尼龙流道4的形状为弧形,尼龙流道4采用剖式结构,尼龙流道4的中间有一个螺旋通道,该螺旋通道作为阻尼液的通道。如图6所示,橡胶隔振块8采用分剖式结构。如图7所示,卡圈7为尼龙材料制成,卡圈7采用分剖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机拉杆快速装配联接装置
- 下一篇:直流开关型小推力电动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