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492.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瞿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第二小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蚊虫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捕虫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动捕虫器,它包括箱体、箱盖和安装在箱体内的隔板,它包括捕虫手、风机、直流电机、升压器、集虫斗和直流电源,捕虫手包括金属触虫指、吸虫口和绝缘管,金属触虫指数根,安装在绝缘管内,端部伸出吸虫口外,吸虫口连接在绝缘管的一端,升压器、直流电机、风机和直流电源安装在箱体内的隔板上,箱体内设有集虫斗,直流电机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通,并设有电源开关K2,直流电机与风机轴连,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软管与捕虫手的绝缘管相连接,风机的出风口插入集虫斗内,升压器的初级线圈两端通过导线接通直流电源,并设有电源开关K1,次级线圈两端通过导线连通捕虫手的金属触虫指,箱体一侧设有带网的排风口。该现有技术的电动捕虫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能耗较大,工作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由一附于手柄的前置部分构成的捕虫器,其前置部分有一支撑挡虫装置的框架。整个昆虫阻挡装置是一个上面有供空气通过的孔眼的网,网中至少有一面覆盖有一种按如下体积比例配制的混合物:60%-98%的煤油和40%-2%的生橡胶的挡虫粘结剂。该现有技术的捕虫器需要手动操作,使用不便。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虫器。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虫器,它能利用捕虫盆中的糖水及蚊虫的趋光性将蚊虫吸引到捕虫盆中。
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捕虫器,包括捕虫盆、支架及发光装置。
所述的捕虫盆内灌有糖水。
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捕虫盆的一侧,支架的前端设置在捕虫盆的正上方。
所述的支架的前端是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的发光装置设置在支架前端的中空部位中。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发光装置包括电池、开关及发光体;所述的电池的正极与开关的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发光体的正极连接,发光体的负极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支架的前端下方设有一个开关安装孔,该开关安装孔呈方形。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开关是按钮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设置在支架的开关安装孔内。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发光体是小电珠或多个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发光体通过导线设置在支架外部,位于支架的前端。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发光体周围上端设有一圈保护罩,该保护罩是不透光的纸制的或塑料材质。
上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的电池是纽扣电池或7号电池。
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由于在捕虫盆中灌有糖水和发光装置,能有效的将蚊虫吸引到捕虫盆中。
2、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由于电池及发光体,能耗较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3、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成本低,易于普及应用,尤其适合在蚊虫较多的野外使用。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捕虫器的发光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捕虫器包括捕虫盆1、支架2及发光装置3;捕虫盆1内灌有糖水,支架2设置在捕虫盆1的一侧,支架2的前端设置在捕虫盆1的正上方,支架2的前端是中空的圆柱体,发光装置3设置在支架1前端的中空部位中,支架2的前端下方设有一个开关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该开关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呈方形,开关32可采用按钮开关,开关32通过导线设置在支架2的开关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内,发光体33可采用小电珠或多个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33通过导线设置在支架2外部,位于支架2的前端,发光体33周围上端设有一圈保护罩331,该保护罩331可采用不透光的纸制的或塑料材质,电池31可采用纽扣电池或7号电池。
请参见附图2所示,发光装置3包括电池31、开关32及发光体33,电池31的正极与开关32的一端连接,开关32的另一端与发光体33的正极连接,发光体33的负极与电池31的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第二小学,未经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第二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田池埂上行走喷药机
- 下一篇:林蛙蛙卵孵化网箱